[发明专利]一种容器焊接装置及包括该容器焊接装置的焊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6420.2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5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朋;吴德慧;降宇波;肖然;齐智龙;彭思;谢非;贾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器 焊接 装置 包括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容器焊接装置及包括该容器焊接装置的焊接系统。容器焊接装置包括容器槽、升降装置、旋转装置和焊接装置;所述容器槽、升降装置、旋转装置和焊接装置均设置于热室中且与热室相对固定;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容器槽连接以控制所述容器槽升降运动;所述旋转装置与所述容器槽连接以控制所述容器槽旋转运动;所述焊接装置的焊枪正对待焊接的容器焊缝。焊接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升降装置、焊接装置和旋转装置。热室配置的机械手只用于装卸待焊接容器或焊接完成的容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固定焊枪、旋转容器的方式实现对焊缝进行钨极氩弧焊接,大大简化了已公开技术中机械手装夹焊剂、开关容器盖等复杂操作后再进行钎焊焊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领域,具体涉及能够实现热室内焊接的一种容器焊接装置及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核燃料后处理生产的放射性物料需贮存在相应的容器内,并保证一定的密封性,故容器体与容器盖之间应采取焊接措施进行连接并且密封,图1为容器示意图。由于物料具有较强的放射性,所以焊接全过程应在热室中完成,同时需要人员远离焊接现场,而相应的操作为热室外远距离操作,与此同时还应该避免焊缝区域温升过高而导致容器内压过大等问题。
在远距离操作的热室内容器焊接装置领域,已经公开的技术为将钎料置于容器体与容器盖配合的槽中,再将容器体与容器盖对接,最后加热容器焊缝区域进行钎焊,整个过程中机械手需完成装载钎料、对接容器体与容器盖等复杂的操作,极为不便,并且不能防止焊缝区域温升过高,焊缝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焊接装置,利用另一方式提供焊接的功能,简化利用机械手装载钎料、对接容器体与容器盖等操作复杂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容器焊接装置,包括容器槽、升降装置、旋转装置和焊接装置;
所述容器槽、升降装置、旋转装置和焊接装置均设置于热室中且与热室相对固定;
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容器槽连接以控制所述容器槽升降运动;所述旋转装置与所述容器槽连接以控制所述容器槽旋转运动;所述焊接装置的焊枪正对待焊接的容器焊缝。
进一步地,上述的容器焊接装置,还包括通过支架与所述热室相对固定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导轨、抱爪座、联杆、第一丝杠和第一减速电机;所述第一丝杠在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从而通过联杆带动所述抱爪座沿所述导轨移动以使抱爪座上的抱爪抱住待焊接的容器;所述抱爪内通有冷却水。
进一步地,上述的容器焊接装置,所述抱爪与待焊接的容器接触的一面为与待焊接的容器外形配合的曲面;所述抱爪通过球形调节支座设置于所述抱爪座上。
进一步地,上述的容器焊接装置,所述抱爪为至少两个,均匀设置于所述待焊接容器两侧。
进一步地,上述的容器焊接装置,所述抱爪座上设置有联杆槽,所述联杆连接于所述联杆槽内,所述联杆槽内联杆两侧设置有两个轴向与所述导轨方向相同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抵住所述联杆槽内壁和所述联杆。
进一步地,上述的容器焊接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电机、外壳、 第二丝杠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容器槽连接;所述外壳与所述热室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杠和传动轴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升降电机与所述第二丝杠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丝杠升降运动;所述第二丝杠与所述传动轴通过圆柱销连接以传递轴向运动的同时隔绝转动传递。
进一步地,上述的容器焊接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二减速电机和方孔套管;所述传动轴设置于所述方孔套管内且所述传动轴至少部分设置为与所述方孔套管配合的形状以将所述方孔套管旋转传递给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容器槽底部固定连接将转动传递给所述容器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64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