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功能超宽带穿墙雷达的动静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2132.X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1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常天英;张琳;赵兴文;杨秀蔚;崔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3/12 | 分类号: | G01V3/12;G01S13/08;G01S7/4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傅里叶变换 穿墙 目标检测 雷达检测 频域数据 累加 超宽带 组数据 点数 截取 雷达 采集 目标位置坐标 动目标检测 接收机 有效距离 有效脉冲 脉冲组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功能超宽带穿墙雷达的动静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穿墙雷达检测目标的模式;采集接收机的信号,共采集M*N组;M是有效脉冲长度,代表距离向数据的长度;N是脉冲组数,代表速度向数据的长度;当穿墙雷达检测目标的模式为动目标检测模式时,M>N;当穿墙雷达检测目标的模式为静目标检测模式时,M=N;求M*N组数据的距离向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的点数为2k次,得到2k*N长度的频域数据;其中2k>M;再对M*N组数据的距离向傅里叶变换结果求取速度向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的点数为N次,得到2k*N长度的频域数据;截取2k*N长度的频域数据中有效距离的数据,按照速度向截取的数据进行累加;对累加后的结果进行目标检测处理,计算出目标位置坐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功能超宽带穿墙雷达的动静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超宽带穿墙雷达是一种新型技术装备,它能够探测被障碍物遮挡的目标。
目前国外已经研制成功并投入实际应用,见诸报道的主要有以色列Camero公司的Xaver 800/400,英国Cambridge consultants公司的PRISM 200,美国Time domain公司的RadarVision2,它们均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以理论方法研究为主,虽然也有超宽带快速穿墙搜救雷达研制方面的报道,但这些产品无论是功能、性能还是便携性都与国外产品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满足我国的实际需要。
近两年大概有近千台的配备数量,远期的需求数量将会更多,再加上抗震救灾、泥石流塌方中对人员的搜寻需求,国内现有的穿墙雷达装置有专门针对动目标检测和跟踪的,也有专门针对静目标检测的,但是很少有动静目标相互结合的,尤其是在实际应用情况下,很少有只有动目标或是只有静目标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功能的超宽带穿墙雷达的动静目标检测方法,其能够根据目标的状态准确地检测出目标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功能超宽带穿墙雷达的动静目标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基于多功能超宽带穿墙雷达的动静目标检测方法,包括:
目标的模式包括动目标检测和静目标检测这两种模式;
步骤2:采集接收机的信号,共采集M*N组;其中,M是有效脉冲长度,代表距离向数据的长度;N是脉冲组数,代表速度向数据的长度;M和N均为正整数且均为2的倍数;当穿墙雷达检测目标的模式为动目标检测模式时,M>N;当穿墙雷达检测目标的模式为静目标检测模式时,M=N;
步骤3:求M*N组数据的距离向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的点数为2k次,得到2k*N长度的频域数据;其中2k>M;
步骤4:再对M*N组数据的距离向傅里叶变换结果求取速度向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的点数为N次,得到2k*N长度的频域数据;
步骤5:截取步骤4中2k*N长度的频域数据中有效距离的数据,然后按照速度向截取的数据进行累加;
步骤6:对累加后的结果进行目标检测处理,再根据椭圆定位原理计算出目标位置坐标。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6计算出目标位置坐标之后,还包括:将目标位置的原始坐标经过xy滤波算法进行修正后输出。
具体地,采用xy滤波方法对计算出的目标位置坐标进行判断及纠正的过程为:
前n个(n为偶数)原始坐标记为(X1,Y1)(X2,Y2)....(Xn,Yn),修正后的n-1个坐标记为:(Xm1,Ym1)(Xm2,Ym2).....(Xm(n-1),Ym(n-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21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