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30826.X | 申请日: | 2017-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2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腾;陈志山;邱意为;夏英庭;翁子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H01L21/336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王芝艳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提供一种鳍式场效晶体管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此方法包含在基底上方形成鳍,形成隔离区相邻于鳍,在鳍的上方形成虚设栅极结构,将相邻于虚设栅极结构的鳍凹陷,以形成第一凹陷,第一凹陷具有U形底面,U形底面在隔离区的顶面下方,将第一凹陷重新塑形,以形成重新塑形后的第一凹陷,重新塑形后的第一凹陷具有V形底面,V形底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一或多个阶梯,在重新塑形后的第一凹陷内外延成长源极/漏极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是关于半导体技术,特别是有关于鳍式场效晶体管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装置用于多种电子应用中,举例来说像是个人电脑、移动电话、数码相机及其他电子设备。通常通过在半导体基底上方按顺序地沉积绝缘或介电层、导电层和半导体层的各种材料,并使用微影技术将各种材料层图案化,以形成电路组件及元件在半导体基底上而制造出半导体装置。
半导体产业通过不断地缩减最小部件(feature)的尺寸,而持续改善了各种电子元件(例如晶体管、二极管、电阻器、电容器等)的集成密度,这使得更多的元件可以被整合至指定的面积内。然而,随着最小部件的尺寸缩减,其所衍生出的额外问题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此方法包含在基底上方形成鳍,形成隔离区相邻于鳍,在鳍的上方形成虚设栅极结构,将相邻于虚设栅极结构的鳍凹陷,以形成第一凹陷,第一凹陷具有U形底面,U形底面在隔离区的顶面下方,将第一凹陷重新塑形,以形成重新塑形后的第一凹陷,重新塑形后的第一凹陷具有V形底面,V形底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一或多个阶梯,以及在重新塑形后的第一凹陷内外延成长源极/漏极区。
根据另一些实施例,提供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此方法包含将基底图案化以形成条状物,条状物包含第一半导体材料,沿着条状物的侧壁形成隔离区,条状物的上部延伸至隔离区的顶面上方,沿着条状物的上部的侧壁和顶面形成虚设栅极结构,在条状物的上部的暴露出的部分上实施异向性蚀刻制程,以形成第一凹陷,条状物的暴露出的部分没有被虚设栅极结构覆盖,在第一凹陷的侧壁和底面上实施等向性蚀刻制程,以形成重新塑形后的第一凹陷,重新塑形后的第一凹陷的底面具有一或多个阶梯,以及在重新塑形后的第一凹陷内外延成长源极/漏极区,源极/漏极区包含与第一半导体材料不同的第二半导体材料。
根据又另一些实施例,提供半导体装置。此装置包含在基底上方的鳍,相邻于鳍的隔离区,沿着鳍的通道区的侧壁和顶面上方的栅极结构,以及在相邻于栅极结构的鳍上方的外延区,外延区具有V形底面,V形底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阶梯状图案。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的详细描述配合所附附图,可以更加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需强调的是,根据工业上的标准惯例,许多部件并未按照比例绘制。事实上,为了能清楚地讨论,各种部件的尺寸可能被任意地增加或减少。
图1是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鳍式场效晶体管(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FinFET)装置的透视示意图。
图2A~5A是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鳍式场效晶体管装置的制造中各个中间阶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6A和6B是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鳍式场效晶体管装置的制造中各个中间阶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7A、7B和7C是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鳍式场效晶体管装置的制造中各个中间阶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8A、8B和8C是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鳍式场效晶体管装置的制造中各个中间阶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9A、9B和9C是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鳍式场效晶体管装置的制造中各个中间阶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10A、10B和10C是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鳍式场效晶体管装置的制造中各个中间阶段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08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与半导体装置形成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的形成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