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的立柱和用于制造立柱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6642.6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2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H·冯瓦茨多夫;G·弗罗斯特;M·施勒特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C21D9/00;C21D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卫娟 |
地址: | 德国帕***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元件 立柱 联接 辅助元件 机动汽车 紧固 车身 长度区段 车门槛 中间层 不锈钢合金 材料锁合 顶盖骨架 金属合金 地连接 钢合金 局部面 铁素体 弯曲角 淬火 兆帕 机动车 延伸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汽车车身的立柱(1),其包括:具有用于紧固在顶盖骨架上的上部联接区段(2)的主元件(10)以及由金属合金构成的辅助元件(20),该辅助元件至少局部面状与主元件连接,并且主元件具有由淬火的钢合金构成的中间层(16)以及至少一层将中间层向外限定的外层,其中,主元件具有用于紧固在机动汽车车身的车门槛上的下部联接区段或者用于紧固在机动汽车车身的车门槛上的下部联接区段由辅助元件构成,其中,立柱此外具有中间长度区段,该中间长度区段在各联接区段之间延伸,其中,主元件的外层由铁素体的不锈钢合金构成,其中,外层与中间层面状地且材料锁合地连接,并且主元件具有大于70度的弯曲角和至少1350兆帕的抗拉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立柱、特别是一种用于轿车的中柱。
背景技术
汽车立柱(Fahrzeugsaeule)是汽车车身的组成部分并且将车顶、特别是顶盖骨架与大多形式为车门槛的汽车底板连接。汽车立柱通常由板材以壳式结构制成并且用作保护乘员的汽车车身的结构构件,以及非常有助于机动车的总刚性。特别是中柱用于侧面碰撞保护和防止事故对方或物体太深地进入车辆的轿厢中。此外,侧门在中柱上通过铰链或锁止件固定在它们的位置中。
最近20年越来越多地由通过模淬而具有最高强度特性的钢合金制造立柱,因此与高强度的冷成形的钢相比可以显著减小壁厚并且由此降低重量。在将由可淬火的钢合金构成的未变形的板材或预成形的板材加温到钢合金的奥氏体化温度以上并且在经冷却的挤压成型模具中将其成形为机动车构件并且对其进行模淬。
EP1180470A1公开了一种模淬的形式为中柱的立柱、或者也称为B立柱。这个立柱具有上部长度区段以及中间长度区段,所述上部长度区段具有用于紧固在顶盖骨架上的上部联接区段,所述中间长度区段的横截面构造成帽状轮廓。用于紧固在车门槛上的下部联接区段作为额定变形点(Solldeformationsstelle)具有较低的抗拉强度,这通过在下部联接区段中降低地加温到低于奥氏体化温度来实现。因此应该确保充分限定的变形特性以保护侧面碰撞事件侧的乘员。特别是应该因此阻止在乘员上身的范围中由于立柱中间的弯曲或折弯造成的变形。所述构件设计的缺点是:为了确保有针对性的变形,必须在模淬之前、或者作为可选在模淬之后实施特殊的加温工艺,并且此外由于比较软的额定变形区域造成的只能有限程度地减小壁厚,这为进一步的轻质结构优化提供了可能性。
DE10049660B4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车身的空心梁的模淬的壳件。该壳件包括基板和较小的、局部设置的并且与其连接的加强板并且为了奥氏体化的目的而被加温。接着进行共同成形并且在经冷却的挤压成型模具中进行模淬。由此应该较好地考虑了轻质结构,其中,在板材之间的腐蚀特性方面以及在有关变形特性方面的进一步改善是值得追求的。
发明内容
目的是从所述现有技术出发,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立柱,该立柱具有改善的轻质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以及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该立柱的更加有力的方法。
产品目的部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立柱得以实现。
提出一种用于机动车车身的立柱,其包括:特别是由板材构成的主元件,该主元件具有用于紧固在顶盖骨架上的上部联接区段;以及由金属合金构成的辅助元件,其中,辅助元件至少局部与主元件面状连接,并且主元件在横截面中具有由淬火的钢合金构成的中间层以及至少一层将中间层向外限定的外层,其中,主元件具有用于紧固在机动车车身的车门槛上的下部联接区段或者用于紧固在机动车车身的车门槛上的下部联接区段由辅助元件构成,其中,立柱此外具有中间长度区段,该中间长度区段在各联接区段之间延伸。根据本发明,主元件的外层由铁素体的不锈钢合金组成,其中,外层与中间层面状地且材料锁合地连接,其中,主元件具有大于70度的弯曲角和至少1350兆帕的抗拉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66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移动群智感知的极端驾驶行为识别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卡片纸给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