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丹生产水法节能造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4190.8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0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可可;吴红波;夏曼曼;邢化岛;钱海;朱管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徽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B01D46/02;C01G21/10;C01G2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钱卫佳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丹 生产 水法 节能 装置 | ||
一种红丹生产水法节能造粒装置,包括:支架、布袋除尘器、出料绞龙、出料电机、进料绞龙、进料电机、管筒、造粒筒及储料箱,所述造粒筒安装在支架上,所述进料绞龙安装在管筒内,一端伸向造粒筒,另一端与进料电机相连,所述出料绞龙水平安装在布袋除尘器的底部,出料绞龙一端与出料电机相接,所述出料绞龙的出料口与进料绞龙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造粒筒旁边装有一自来水水管,自来水水管出水口连接软管,并且装有控制出水量的闸阀,软管的另一端装有水龙头,由造粒筒出料口深入到造粒筒内部。本发明使红丹生产流程自动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规避职业危害的发生;清除铅粉中的铁元素,为生产高品质的红丹产品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丹生产水法节能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红丹生产造粒工序是在铅锭熔化制粉后的一道生产工序。传统的红丹生产工艺过程不需要造粒工序,是直接将铅锭熔化制得的铅粉(氧化铅粉)直接投入到红丹煅烧氧化炉(卧式氧化炉),在500℃左右的高温下煅烧氧化制备红丹产品。这种煅烧氧化方式,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较大,因为铅粉在煅烧炉内堆积在一起后,它们之间的间隙较小,高温的渗透力减弱,延缓了铅粉的氧化速度,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生产出合格的红丹产品。
随着技术的创新发展,红丹煅烧氧化炉已由最初的卧式氧化炉,更新到“地对空导弹式红丹节能氧化炉”【CN2015105829148】,为了节能降耗,投入生产的铅粉(氧化铅)由粉状到200目左右的粒料,目的是增强热量的穿透力,使铅粉粒得到均等氧化条件,再配以“利用空气流快速制备红丹工艺”技术,加速铅粉粒的氧化速度,进而实现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提升产品品质的效果,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常用的造粒方法是“压缩造粒”,也就是将铅锭溶化后制得的铅粉,混合成胶体状态,然后放入一封闭的压膜中,通过外部施加压力,使粉体团聚成颗粒状。其缺点是生产能力较低,增加混合工序,容易造成铅中毒的发生,且磨具磨损大,生产成本高,增加红丹产品的铁元素含量超标而回炉重烧的概率,影响了产品的品质,进一步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的红丹生产水法节能造粒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红丹生产水法节能造粒装置,包括:支架、布袋除尘器、出料绞龙、出料电机、进料绞龙、进料电机、管筒、造粒筒及储料箱,所述造粒筒安装在支架上,所述进料绞龙安装在管筒内,一端伸向造粒筒,但是不和造粒筒相连可以单独工作,另一端伸出管筒约80公分,伸出部分上端留有进料口,尾部与进料电机相连,进料电机单独负责进料绞龙工作,进料绞龙中的叶片逆时针旋转,负责把进入到进料绞龙中原材料输送到造粒筒,转速为每分钟30转;所述出料绞龙水平安装在布袋除尘器的底部,出料绞龙一端与出料电机相接,所述出料绞龙的出料口(方向朝下)与进料绞龙的进料口相连接,出料绞龙以30转/分钟的转速逆向运转,布袋除尘器内除尘降温后的铅粉,在出料绞龙的作用下,不断地输送到出料绞龙的出料口(方向朝下),再由出料口到造粒装备中进料绞龙中;
所述支架后端撑起的是轴承,轴承由护罩罩住,轴承镶嵌住管筒,管筒的另一端固定住造粒筒,支架前端撑起的是外齿轮,外齿轮内部同样镶嵌住管筒;所述支架的底板上分别安装传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连接减速器,皮带有护罩罩住,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的是小齿轮,小齿轮连接大齿轮,大齿轮和连接造粒筒的管筒上的外齿轮相连,这些齿轮组有护罩罩住,形成一个齿轮箱,实现减速的目的;
所述造粒筒是由宽约35公分的不锈钢钢板围成的一个直径约90公分的椭圆形,两侧凸出成锥形,但没有锥底,一侧留有进料口,该进料口密封套住进料绞龙的出口,但不连接,各自独立,一侧底部留有直径约30公分的圆形出料口(也具有观察口的功能),其转速由减速器控制,每分钟约35转,顺时针转动;所述储料箱设于造粒筒的出料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徽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徽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4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伸缩移动污水池集气罩
- 下一篇:一种焊接烟尘净化器用吸气臂固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