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操作船舶的冷却系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3841.1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2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P.赫尔曼;J.古特曼;邢舟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恩能源方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1/38 | 分类号: | B63H21/38;B63J2/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周春梅;傅永霄 |
地址: | 德国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操作 船舶 冷却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操作船舶的冷却系统的方法,该冷却系统包括海水部分系统和至少一个第一冷却水路;海水部分系统和第一冷却水路经由热交换器联接以使第一冷却水路的冷却水由海水部分系统的海水冷却;并且第一冷却水路包括热交换器的旁路以及控制阀,经由控制阀的位置,经由热交换器引导的第一冷却水路的冷却水比例以及经由旁路引导的第一冷却水路的冷却水比例被确定,控制阀的位置被控制以使向前的冷却水温度与对应的设定点值一致。取决于第一冷却水路的控制阀的位置而控制海水部分系统的海水泵的旋转速度,经由控制阀的位置,经由热交换器引导的第一冷却水路的冷却水比例以及经由旁路引导的第一冷却水路的冷却水比例被确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船舶的冷却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的冷却系统的基础构造和基础操作模式对于此处所涉及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通过实践是完全已知的并且在图6中示意性地示出。因此,船舶的冷却系统10包括具有海水泵14的海水部分系统11以及具有冷却水泵28的至少一个冷却水路13。海水部分系统11和冷却水路13经由热交换器12联接,即使得在热交换器12的区域中,第一冷却水路13的冷却水由海水部分系统11的海水冷却。第一冷却水路13包括热交换器12的旁路17以及控制阀18,热交换器12联接了海水部分系统11和第一冷却水路13;控制阀18的位置确定了经由热交换器12引导的第一冷却水路13的冷却水比例和经由旁路引导的第一冷却水路13的冷却水比例。在此,控制阀18的位置经由致动器19改变,并且由控制器41确定以使得通过对经由热交换器12引导的冷却水比例与经由旁路17引导的冷却水比例进行混合而实现的向前的冷却水温度与对应的设定点值一致。在从实践中已知的根据图6的冷却水系统10的情形中,因此采用传感器43检测向前的冷却水温度的实际值,其中,取决于向前的冷却水温度的实际值,控制器41经由致动器19而影响控制阀18的位置。在从实践中已知的船舶的冷却系统中,海水部分系统11的海水泵14以及第一冷却水路13的冷却水泵28在全速旋转的速度向操作。因此其需要相对大量的能量。
发明内容
从该点出发,本发明基于创建一种用于操作船舶的冷却系统的新型方法的目的。
该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操作船舶的冷却系统的方法而解决。根据本发明,取决于第一冷却水路的控制阀的位置而控制海水部分系统的海水泵的旋转速度,经由该控制阀的位置,经由热交换器引导的第一冷却水路的冷却水比例以及经由旁路引导的第一冷却水路的冷却水比例被确定。因此,第一冷却水路的该控制阀的位置被用作控制海水部分系统的海水泵的旋转速度的主要控制变量,该控制阀的位置确定了经由热交换器引导的第一冷却水路的冷却水比例以及经由旁路引导的第一冷却水路的冷却水比例。从实践中已知,取决于向前的冷却水温度的实际值的对第一冷却水路的该控制阀的控制继续保持有效。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概念具有的优点在于,通过改变海水泵的旋转速度能够节省能量。该控制概念也特别地适用于下述冷却系统:在其情形中,将海水泵系统和第一冷却水路联接至彼此的热交换器没有被实施为中央热交换器。
优选地,取决于第一冷却水路的该控制阀的位置以下述方式控制控制海水部分系统的海水泵的旋转速度:使得经由热交换器引导的第一冷却水路的冷却水比例变得尽可能大并且因此向对应的设定点值靠近。特别地当尽可能多的冷却水经由热交换器被引导时(即,当经由热交换器引导的第一冷却水路的冷却水比例尽可能大时),海水泵的旋转速度能够降低更多,作为其结果能够节省更多能量。
根据有利的另外的改进例,进一步取决于热交换器下游的海水的温度而控制海水部分系统的海水泵的旋转速度,优选地以下述方式控制:使得特别地当热交换器下游的海水的温度变得大于限值时,海水泵的旋转速度被增加,因此海水的温度变得小于限值或者与该限值一致。以此方式避免了盐类沉积物在冷却器中沉淀或者在部分冷却系统中沉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恩能源方案有限公司,未经曼恩能源方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38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