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构件可装配性检测方法、调整方法及拼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3079.7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7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吴体;肖承波;谢新明;淡浩;马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E04G21/14 |
代理公司: | 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青<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构件 装配 检测 方法 调整 拼接 | ||
1.一种预制构件可装配性检测方法,用于判断预埋有插筋组的第一预制件和预埋有套筒组的第二预制件之间的可装配性,所述插筋组的各个插筋和所述套筒组的各个套筒用于一一对应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绘图平面标记与所述第一预制件和所述第二预制件两者结合面形状相同的轮廓面;
在所述轮廓面内标记第一点组,所述第一点组中的各点分别对应所述插筋组中各个插筋的中心点;且所述第一点组中各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分别对应所述插筋组中各插筋中心点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点组的各点与所述轮廓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分别对应所述插筋组中各插筋中心点和所述第一预制件的结合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所述轮廓面内标记第二点组,所述第二点组中的各点分别对应所述套筒组中各个套筒的中心点;且所述第二点组中各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分别对应所述套筒组中各套筒中心点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点组的各点与所述轮廓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分别对应所述套筒组中各套筒中心点和所述第二预制件的结合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所述绘图平面内测算得到所述第一点组的各点和对应的第二点组的各点之间的间距,作为对应的插筋和套筒之间的位置偏差Si;
对比位置偏差Si的最大值S(max)和预设的允许偏差S(set);若S(max)小于S(set),则判定所述第一预制件和所述第二预制件的可装配性较好;若S(max)大于S(set),则判定述第一预制件和所述第二预制件的可装配性较差;
所述第一点组中各点的标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所述插筋组中的任意两个插筋,测量所选的两个插筋的中心距;在绘图平面内标记两个点,标记的两个点之间的间距等于测得的两个插筋的中心距,且标记的两个点在所述轮廓面的位置对应所选的两个插筋在所述第一预制件的结合面上的位置;
B)在所述插筋组中任选一个未标记插筋和两个已标记插筋,所述未标记插筋指未在所述绘图平面内标记对应的第一点组的点的插筋,所述已标记插筋指已在所述绘图平面内标记对应的第一点组的点的插筋;
C)分别测量步骤B)中所选的未标记插筋和两个所选的已标记插筋之间的中心距;在所述绘图平面内标记对应所选的未标记插筋对应的第一点组的点,该点和所选的两个已标记插筋对应的第一点组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等于所选未标记插筋和两个所选的已标记插筋之间的中心距分别对应相等;
D)循环执行步骤B)和C),直至标记所述插筋组中的所有插筋对应的点,完成所述第一点组的标记;标记完成的所述第一点组的各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与所述插筋组中各个插筋之间的相对位置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可装配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A)中选择的两个插筋之间为相邻关系;
在所述步骤B)中选择的未标记插筋分别和两个已标记插筋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可装配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筋组中各插筋的选择和标记顺序为从中间向两边或从中间向四周依次选择和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可装配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卡尺或软尺测量插筋靠近第一预制件的结合面处的中心距作为插筋的中心距;
通过软尺的测量方法为:采用软尺测量两个所述插筋的外周限定的长圆形的周长c,采用公式l=c/2-(πd1+πd2)/4计算得到所测两个所述插筋的中心距,其中d1、d2为所述插筋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30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阀堰隔膜阀及包含其的隔膜阀组件
- 下一篇:一种触碰感应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