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1972.6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2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梁永图;张浩然;马晶;袁梦;徐宁;闫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G01N3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王春光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品油 顺序 输送 界面 发展规律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为一种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包括呈间隔设置的混油试验模块和油品存储模块,混油试验模块用于试验油品的掺混试验,混油试验模块包括试验环道,试验环道上设置有混油参数测量装置;油品存储模块用于混油试验模块的试验油品的提供和试验废油的回收,油品存储模块包括两个试验油品油箱,各试验油品油箱上连通设置增压泵,油品存储模块还包括废油箱;该装置还包括连接管汇模块和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连接管汇模块用于混油试验模块与油品存储模块的连通。该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试验装置的试验精确度低下的问题,该试验装置中增压泵与试验环道分离设置,消除了增压泵扰动对混油参数的影响,提高了试验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品油顺序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运输以其连续不间断运输和输量大、与其他陆路运输相比费用低等优点,位于各种运输工具之首,成为成品油产品与用户之间联系的最好桥梁。但由于油品品种的种类较多,为每一种油品铺设一条管道是很不经济的,顺序输送方式是解决在一条管道中经济地输送多个品种油品的有效方法。不同品种的成品油的顺序输送会产生不同的混油长度。顺序输送前必须要明确:(1)各种油品合理衔接次序和每一种油品的合理输送长度;(2)相邻两种油品界面的混油和色度掺混现象以及为解决这种现象的合理方式。前述因素出现问题将造成品质高的油品的级别降低,大大降低该油品的使用性能,从而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研究成品油顺序输送过程中混油参数的数值和油品合理排列输送方式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目前的试验装置中通常是在试验管道上串接多个增压泵泵出油品,使各油品在环道内掺混,增压泵工作过程中对试验管道存在扰动,使得试验的精确度受到影响。并且,目前混油参数中的混油长度的研究多是从油品的密度发生变化这一角度得出的,而密度变化的敏感度较低,不利于数据准确性。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试验装置的试验精确度低下的问题,该试验装置中增压泵与试验环道分离设置,消除了增压泵扰动对混油参数的影响,提高了试验精确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所述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包括呈间隔设置的混油试验模块和油品存储模块,所述混油试验模块用于试验油品的掺混试验,所述混油试验模块包括试验环道,所述试验环道上设置有用于混油参数测定的混油参数测量装置;所述油品存储模块用于所述混油试验模块的试验油品的提供和试验废油的回收,所述油品存储模块包括两个试验油品油箱,各所述试验油品油箱上连通设置增压泵,所述油品存储模块还包括废油箱;所述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还包括连接管汇模块和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所述连接管汇模块用于所述混油试验模块与所述油品存储模块的连通;所述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用于所述混油试验模块的数据采集以及所述混油试验模块、所述连接管汇模块、所述油品存储模块的通断状态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试验环道由多段内壁光滑的透明圆弧管连通构成,所述试验环道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混油试验装置组,各混油试验装置组包括串接于所述试验环道上的电磁截止阀,各混油试验装置组还包括所述试验环道上自所述电磁截止阀沿逆时针方向顺序串接设置的一个电磁三通阀、两个三通管和一组混油参数测量装置,每组所述混油试验装置组的各三通管用于所述试验环道进油、且入口通过所述连接管汇模块分别与各所述试验油品油箱匹配连通,每组所述混油试验装置组的所述三通管的数量与所述试验油品油箱的数量相同,各所述电磁三通阀的出口用于所述试验环道排油、且通过所述连接管汇模块与所述废油箱连通设置;各所述电磁截止阀、所述混油参数测量装置和所述电磁三通阀与所述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1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