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1972.6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2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梁永图;张浩然;马晶;袁梦;徐宁;闫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G01N3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王春光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品油 顺序 输送 界面 发展规律 试验装置 | ||
1.一种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包括呈间隔设置的混油试验模块和油品存储模块,所述混油试验模块用于试验油品的掺混试验,所述混油试验模块包括试验环道,所述试验环道上设置有用于混油参数测定的混油参数测量装置;所述油品存储模块用于所述混油试验模块的试验油品的提供和试验废油的回收,所述油品存储模块包括两个试验油品油箱,各所述试验油品油箱上连通设置增压泵,所述油品存储模块还包括废油箱;所述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还包括连接管汇模块和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所述连接管汇模块用于所述混油试验模块与所述油品存储模块的连通;所述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用于所述混油试验模块的数据采集以及所述混油试验模块、所述连接管汇模块、所述油品存储模块的通断状态控制;
所述试验环道由多段内壁光滑的透明圆弧管连通构成,所述试验环道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混油试验装置组,各混油试验装置组包括串接于所述试验环道上的电磁截止阀,各混油试验装置组还包括所述试验环道上自所述电磁截止阀沿逆时针方向顺序串接设置的一个电磁三通阀、两个三通管和一组混油参数测量装置,每组所述混油试验装置组的各三通管用于所述试验环道进油,且入口通过所述连接管汇模块分别与各所述试验油品油箱匹配连通,每组所述混油试验装置组的所述三通管的数量与所述试验油品油箱的数量相同,各所述电磁三通阀的出口用于所述试验环道排油,且通过所述连接管汇模块与所述废油箱连通设置;各所述电磁截止阀、所述混油参数测量装置和所述电磁三通阀与所述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油参数测量装置包括流量计、色度测试计和温度感应器,所述流量计、所述色度测试计和所述温度感应器均与所述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为超声波非接触式流量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度测试计为在线光电式色度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器为热电偶式温度感应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磁截止阀和各所述电磁三通阀的内径尺寸与所述透明圆弧管的内径尺寸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汇模块包括两个用于所述试验环道进油的进油管通道,所述进油管通道的数量与所述试验油品油箱的数量相同,各所述进油管通道的油品入口分别与各所述试验油品油箱上连通设置的所述增压泵匹配连通;各所述进油管通道上设置有多个油品出口,各所述进油管通道上的所述油品出口的数量与所述混油试验装置组的数量相同,各所述进油管通道上的各所述油品出口分别与各所述混油试验装置组的各所述三通管匹配连通,各所述油品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控制试验油品通止的连接管溢流阀,各所述连接管溢流阀与所述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连接管汇模块还包括用于所述试验环道排油的排油管通道,所述排油管通道上设置多个能分别与各所述电磁三通阀的出口连通的废油入口,所述排油管通道的废油出口与所述废油箱连通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增压泵的出口分别连通设置一增压泵溢流阀,各所述增压泵溢流阀的出口分别与各所述进油管通道的所述油品入口匹配连通,各所述增压泵溢流阀与所述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界面发展规律试验装置包括撬装支架,所述混油试验模块、所述连接管汇模块和所述油品存储模块自上而下地设置于所述撬装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19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