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涂成型高密度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18504.3 | 申请日: | 2017-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2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方颉;赵一搏;马晶晶;马晓静;申雄刚;许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48;C08J9/14;C08K5/521;B29C44/50;B29C44/60;C08G10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涂 成型 高密度 聚氨酯 泡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涂成型高密度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该泡沫制备方法为将聚醚多元醇、阻燃剂、发泡剂、催化剂、匀泡剂、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经喷涂发泡机高压雾化喷涂成型,泡沫层总厚度可通过分层喷涂进行控制,本发明突破了高密度聚氨酯泡沫浇注成型的限制,实现了高密度聚氨酯泡沫的喷涂成型,克服了随着泡沫密度增大,泡沫内部易出现烧芯、开裂、分层的技术难点,使得短周期内大面积形面上泡沫层便捷连续施工成为可能,本发明聚氨酯泡沫密度为60~250kg/m3,且泡沫质地均匀、厚度可调控,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与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涂成型高密度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夹层填充、缓冲层、箱体及管路保温等领域,
背景技术
高密度聚氨酯泡沫制备通常采用浇注法成型,密度的提高可以通过闭模增压来实现。目前,浇注法制备高密度聚氨酯泡沫工艺成熟,能够批量生产。但该方法在模具方面投入成本高,泡沫能覆盖的形面十分受限,一般为连续平整的平面或弧面,一旦形面变化,即使同一配方浇注的泡沫也需要重新设计模具。在批量生产时,需投入多套模具,模具的的人工拆装耗时耗力,且后续还需进行加工、拼接装配、粘接等工序,施工周期较长,难以满足短周期内完成大面积复杂形面覆盖泡沫层的施工。
喷涂成型是一种快速成型的泡沫制备方法,便于连续施工,能够高效地实现异型面的大面积泡沫层覆盖,且喷涂成型所用发泡机与喷涂设备为一次性设备投入,喷涂过程通过编辑程序调控,与浇注法相比大大减少了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但喷涂法一般用于成型密度小于60kg/m3的聚氨酯泡沫,密度在60kg/m3以上甚至100kg/m3以上泡沫的喷涂成型鲜有报道。高密度聚氨酯泡沫喷涂成型的难点在于,随着密度增大,发泡料粘度增加,反应热聚集快转移慢,喷涂压力难以控制,使得最终成型的泡沫易出现烧芯、开裂、分层等缺陷;且由于泡沫内部散热困难,难以成型较厚的泡沫层。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喷涂成型聚氨酯泡沫密度基本在40kg/m3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喷涂成型高密度聚氨酯泡沫,该聚氨酯泡沫密度为60~250kg/m3,且该泡沫层质地均匀、厚度可调控,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与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涂成型高密度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喷涂成型高密度聚氨酯泡沫,包括A、B两中组份,其中A组份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份:
所述B组份为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质量份数为280~395份。
在上述喷涂成型高密度聚氨酯泡沫中,所述聚醚多元醇Ⅰ为TAE-300;所述聚醚多元醇Ⅱ为ZS-4110。
在上述喷涂成型高密度聚氨酯泡沫中,所述聚醚多元醇Ⅰ起始剂为乙二胺,羟值为745~775mgKOH/g,水分≤0.1%;所述聚醚多元醇Ⅱ起始剂为蔗糖,羟值为410~450mgKOH/g,水分≤0.15%。
在上述喷涂成型高密度聚氨酯泡沫中,所述阻燃剂为三氯乙基磷酸酯。
在上述喷涂成型高密度聚氨酯泡沫中,所述发泡剂为一氟二氯乙烷。
在上述喷涂成型高密度聚氨酯泡沫中,所述催化剂Ⅰ为有机锡类催化剂;所述催化剂Ⅱ为三乙烯二胺催化剂。
在上述喷涂成型高密度聚氨酯泡沫中,所述有机锡类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在上述喷涂成型高密度聚氨酯泡沫中,所述匀泡剂为硅油类匀泡剂;所述硅油类匀泡剂为JSY-2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85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