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16239.5 | 申请日: | 2017-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1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冈野圭央;片桐良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安香子,黄剑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装置准备工序,准备模具和液体供给装置,所述模具具有针状凹部,在表面的平坦部与所述针状凹部的入口部所成的角中,模具内部的角为120°以上且160°以下,所述液体供给装置具有形成于喷嘴前端部的狭缝状开口部和唇槽脊部;
填充工序,从所述液体供给装置将液体供给到所述模具,在将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行进方向设为初级侧,将行进方向的相反侧设为次级侧时,一边至少使次级侧的所述唇槽脊部的后端接触于所述模具,一边使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移动,将所述液体填充于所述针状凹部;及
片材部形成工序,使用聚合物溶解液来形成针部及片材部,
在所述填充工序中,在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次级侧的所述唇槽脊部的后端与所述针状凹部的次级侧入口一致时,在所述针状凹部的初级侧入口与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次级侧唇槽脊部,或者与所述开口部的次级侧区块的壁面之间的距离中,最短长度为220μ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次级侧的所述唇槽脊部相对于连接所述针状凹部的初级侧入口和次级侧入口的直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次级侧的所述唇槽脊部相对于连接所述针状凹部的初级侧入口和次级侧入口的直线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次级侧的所述唇槽脊部相对于连接所述针状凹部的初级侧入口和次级侧入口的直线向初级侧敞开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次级侧的所述唇槽脊部与所述模具相对于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行进方向之间的接触距离为5000μ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次级侧的所述唇槽脊部与所述模具相对于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行进方向之间的接触距离为,所述针状凹部的开口部相对于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移动方向最长的距离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初级侧的所述唇槽脊部相对于所述模具为非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初级侧的所述唇槽脊部与所述模具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的最短长度为500μ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初级侧的所述唇槽脊部与所述模具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的最短长度为100μm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初级侧的所述唇槽脊部的表面比所述模具的表面为更具疏水性的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次级侧的所述唇槽脊部的表面比初级侧的所述唇槽脊部的表面为更具亲水性的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所述开口部在初级侧具有扩展所述开口部的缺口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模具的所述针状凹部彼此之间具有平坦部,所述针状凹部彼此的最短距离为0.1mm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62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笔记本外壳多功能独立工装夹具
- 下一篇:一种笔记本外壳爪式工装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