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药注射用茶油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4209.0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6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丹;熊伟;胡居吾;王慧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C11B3/10;C11B3/16;C11B3/12;B01J20/20 |
代理公司: | 河南广文律师事务所 41124 | 代理人: | 王自刚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药 注射 用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医药注射用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毛茶油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处理:预处理的大孔吸附树脂装柱,亚临界流体萃取的毛茶油装入大孔吸附树脂柱中,毛茶油进入大孔吸附树脂柱内部进行30~60min静态吸附;用加入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50%的中低浓度乙醇洗脱大孔吸附树脂柱至无油脂流出为止,离心破乳,再用有机溶剂萃取出油脂,蒸去有机溶剂,收集淡黄色油脂;亚临界流体萃取的毛茶油酸值为2~4mgKOH/g,过氧化值为3~5mmol/kg,色泽:黄30~35、红2.0~5.0;表面活性剂与中低浓度乙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20~50;
步骤S2、利用氮掺杂茶壳活性炭脱酸脱色:
步骤S2a、茶壳活性炭的制备:油茶籽外壳粉碎,将粉碎后的油茶籽外壳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60%的H3PO4溶液按质量比1:4~7在常温下混合搅拌30~50min,混合物料在100~150℃的干燥箱中干燥1~3h后,在氮气保护下以5~15℃/min的速率升温至700℃~900℃,保持1~2h;活化结束后,混合物料再经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30% 的氢氧化钠和蒸馏水依次洗涤,得到茶壳活性炭;
步骤S2b、氮掺杂茶壳活性炭的制备:将步骤S2a中得到的茶壳活性炭加入到经有机溶剂稀释的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中,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在有机溶剂中的浓度为0.05~0.1mol/L,茶壳活性炭与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质量比为1:0.1~0.5,在常温下搅拌5~7h后,过滤、超纯水洗涤,烘干,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650~900℃焙烧1~2h,制得氮掺杂茶壳活性炭;所述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为1-胺丙基-3-甲基咪唑硝酸盐、1-胺乙基-3-甲基咪唑硝酸盐或1-胺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步骤S3、将步骤S1中得到的淡黄色茶油油脂放入步骤S2b中得到的氮掺杂茶壳活性炭中,氮掺杂活性炭的用量为淡黄色茶油油脂质量的0.5%~2%,常温常压下,以200~300r/min的速率进行搅拌,常温常压下脱色30~60min后,离心分离得到无色透明的酸值小于0.3mgKOH /kg、过氧化值小于1.5mmol/kg的医药注射用茶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药注射用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S1中的大孔吸附树脂为AB-8、D101、XDA-7、S-8、X-5、LX-18、LX-18G、LSA-5B、XDA-1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药注射用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S1中,中低浓度乙醇中加入的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甘油酯、柠檬酸酯或吐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药注射用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S2b中,稀释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有机溶剂为异丙醇、异辛醇或正庚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药注射用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S3中,离心分离的速率为4000 r/min~10000 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42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