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耐候性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2703.3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4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彭超昀莉;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乾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04;H01B7/28;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耐候性 电动汽车 充电 电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具体地,涉及一高耐候性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通俗来讲就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场所需要电缆传递电力或其他信息,因此对电缆的制造也有更严格的要求。电缆外护层是电缆不可缺少的结构部分,起着保护电缆的作用,保证电缆的通电安全,让电缆芯和水,空气等介质隔绝避免出现漏电现象。
尤其是野外、军用等户外用电缆对其耐磨性能和耐候性要求比较高,要求电缆的外护层具有很好的耐低温、高温以及耐磨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而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随处可见的电动共享汽车租赁点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更大的方便。但是受车载电池的续航能力的限制,为了更好的进行用户服务,需要即使得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而大多数的电动汽车租赁点也都有充电桩,且均配有对应的充电电缆及充电枪头。
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电缆长时间在户外进行工作,对其耐磨抗老化等耐候性要求都是极高的,这样可以保证电动汽车的充电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耐候性电动汽充电电缆及其制备方法,该高耐候性电动汽充电电缆具有低衰减、高带宽等优异的电性能特性,另外耐高低温性能良好,且重量轻、柔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候性电动汽充电电缆及其制备方法,该所述高耐候性电动汽充电电缆包括由内向外套设的线芯主体、绝缘绕包层和外护套;所述线芯主体包括至少两根电源线、至少两根辅助电源线、信号传输线和接地线;
其中,所述电源线通过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镀银铜线导体和发泡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组成的;且所述绝缘绕包层与所述线芯主体之间填充有聚丙烯填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各步骤以及各组件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制得的高耐候性电动汽充电电缆具有低衰减、高带宽等优异的电性能特性,另外耐高低温性能良好,且重量轻、柔软。其中,所述信号传输线能够及时地将电动汽车的充电状态反馈到充电桩的控制模块,以使得系统进一步地控制充电桩继续对汽车进行充电或者断电操作。防止充电桩对汽车进行过充电操作以损坏电动汽车的电池,影响电池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高耐候性电动汽充电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镀银铜线导体 2、发泡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
3、辅助电源线 4、信号传输线
5、接地线 6、绝缘绕包层
7、外护套 8、聚丙烯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候性电动汽充电电缆,该高耐候性电动汽充电电缆包括由内向外套设的线芯主体、绝缘绕包层6和外护套7;所述线芯主体包括至少两根电源线、至少两根辅助电源线3、信号传输线4和接地线5;
其中,所述电源线通过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镀银铜线导体1和发泡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2组成的;且所述绝缘绕包层6与所述线芯主体之间填充有聚丙烯填料8。
本发明中,所述线芯主体内电源线的数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耐候性电动汽充电电缆的信号传输性能,优选地,所述线芯主体内星绞有2-4根所述电源线。
同样,所述线芯主体内辅助电源线的数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耐候性电动汽充电电缆的信号传输性能,优选地,所述线芯主体内星绞有2-4根所述辅助电源线3。
在将所述电源线和/或辅助电源线星绞成缆的过程中,成缆节距可以在夸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耐候性电动汽充电电缆的信号传输性能,优选地,所述电源线和所述辅助电源线3的成缆节距各自独立为30-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乾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乾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2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载器转接器壳体
- 下一篇:一种共享单车电子锁的节能省电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