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螃蟹养殖产量的生态养殖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7621.X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9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戴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亿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螃蟹 养殖 产量 生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螃蟹养殖产量的生态养殖池。
背景技术
人工养殖螃蟹对养殖场的要求很高,目前养殖螃蟹的池塘,要求面积一般在 1-5亩为宜,蟹池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出水方便,水深一般以1-1.5米为好。蟹池底质量最好为沙壤土、砂砾土,通气性能好,有利于水草、底栖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可为河蟹提供天然饲料,池底淤泥厚度一般不超过5厘米。
螃蟹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最适宜在水草丛生,饵料丰富的水体中生存,因而多选择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等淡水生态系统作为螃蟹的养殖基地。然而,近年来由于连年的大规模围网养殖,许多养殖基地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水体退化,沉水植物大量减少,水体透明度降低,使得螃蟹的生长繁殖受到一定的影响和限制,产量也随之下降。另一方面,螃蟹在生长过程中,经过多次蜕壳后方能长成成蟹,而螃蟹在蜕壳阶段的生存能力会降至最低水平,死亡率极高,为了保证螃蟹的蜕壳,蟹农需要向水体投放大量水草,而这又加重了阳澄湖的水体污染,对于大闸蟹的养殖更加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螃蟹养殖产量的生态养殖池,从保护螃蟹蜕壳的角度提升螃蟹的存活率,同时提供螃蟹的养殖密度,增加单位面积的螃蟹产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螃蟹养殖产量的生态养殖池,在所述的养殖池底部四周设置有多道深沟,所述深沟之间呈回字型,使养殖池分为多道深水区与浅水区,在所述浅水区相应水面架设植物浮床,浅水区水底铺设人工水草,在深水区栽种沉水植物。
其中,所述的深水区宽度在1-1.5m,浅水区宽度在0.7-1m,深水区与浅水区深度相差0.5-0.8m。
其中,所述的浅水区的水深在0.8-1.3m。
其中,所述深水区与浅水区的面积比为1:0.3-0.6。
其中,所述的植物浮床由相互连接的浮板单元组成,浮板单元内置设浮床篮筐,其中种植挺水植物。
其中,所述的挺水植物包括蒲草、水芹、茭白荀、香蒲或鸢尾。
其中,所述的沉水植物包括苦草、伊乐藻、狐尾藻或轮叶黑藻。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池塘底设置回形深水沟,在深水沟内种植水草,从而增加池塘内养殖螃蟹的适宜面积,实现了池塘内螃蟹的高密度养殖,通过深沟将池塘水域分为多个交替分布的深水区与浅水区,在水质环境较好时,螃蟹可以栖息于浅水区,脱壳时可以栖息于深水区的水草中,当水体受到污染,水体透明度降低,深水区的沉水植物退化不能为螃蟹蜕壳提供有效的蜕壳环境的情况下,利用浅水区为螃蟹提供接近水面的新的脱壳环境,同时浮床植物具有遮光作用,可以为螃蟹蜕壳提供阴暗环境,配合浅水区水底的人工水草,增强蜕壳环境的隐蔽性,避免了向水体投放过多的水草而加重水体污染的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提高螃蟹养殖产量的生态养殖池,在所述的养殖池底部四周设置有多道深沟,所述深沟之间呈回字型,使养殖池分为多道深水区与浅水区,在所述浅水区相应水面架设植物浮床,浅水区水底铺设人工水草,在深水区栽种沉水植物苦草、伊乐藻。
设置深水区宽度在1.2m,浅水区宽度在0.8m,深水区与浅水区深度相差0.8m,浅水区的水深在1m,深水区与浅水区的面积比为1:0.6
所述的植物浮床由相互连接的浮板单元组成,浮板单元内置设浮床篮筐,其中种植挺水植物鸢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亿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亿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76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自动鳗鱼筛选器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洋牧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