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泥粉蒸肉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5592.3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7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葛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新华 |
主分类号: | A23L13/10 | 分类号: | A23L13/10;A23L13/70;A23L7/1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工艺 黄泥 手工挂面 腌制 蒸熟 米粉 配方 制作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工挂面圆子制作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1)米粉的配方及制作;(2)肉的选取及处理;(3)拌和腌制;(4)蒸熟;从而达到做成的黄泥粉蒸肉香爽可口,油而不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泥粉蒸肉,特别是涉及一种黄泥粉蒸肉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黄泥粉蒸肉久负盛名,始自清朝咸丰年间,但凡老街大小酒肆、餐馆,逢席皆必有粉蒸肉,其因配料独特,制作独到,口味独家而世称“三独粉蒸肉”,2009年被列入《安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成丰后,黄泥街周围成为清军与太平军的战场。清军将领彭玉麟、曾国葆与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都到过黄泥街,在西竺寺七里岗大战过一昼夜。正当陈玉成饥肠辘辘之时,忽然一股从未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士卒循着香气的源头而寻,在一座小山村的农舍中看到一位中年妇人芷从灶上取下一黑陶钵,上扣陶碗,直冒缕缕香气,掀开一看,满满一钵粉蒸猪肉,他箝起一块往嘴里一撂。哈!香爽可口,油而不腻。他连忙紧扣陶碗,捧起陶钵急奔军营,把肉献给英王陈玉成。陈即邀请李秀成入帐享用。立命军中派人向那位农妇学习制作技艺。由是黄泥粉蒸内,传扬开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黄泥粉蒸肉的制作,即一种黄泥粉蒸肉的制作工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黄泥粉蒸肉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了以下步骤:
(1)米粉的配方及制作:大茴8g,肉桂6g,叩仁4g,盐1g,白糖5g,香醋适量,料酒适量,早籼米100g;将早籼米与大茴、肉桂、叩仁、盐、白糖、香醋、料酒一起搅拌,搅拌好后放入锅中,锅开小火,炒到早籼米发黄的时候关火,然后通过料理机将炒好的早籼米磨成粉,形成米粉待用。
(2)肉的选取及处理:黄泥粉蒸肉选取的肉是排骨或者五花肉,将新鲜的排骨或者五花肉通过温水清洗干净,然后切片,五花肉切约七厘米长、宽随肉厚自定、厚约一厘米的长方形肉片(或者排骨切成约五厘米长小段、宽随肉厚自定、厚约一厘米的长方形肉片)。
(3)拌和腌制:将炒好的米粉与切成的肉片(五花肉或者排骨)拌和,拌匀后腌制20分钟;米粉与肉的比例通常为1斤肉:02斤的炒米粉。
(4)蒸熟:将搅匀的米粉与肉片装盘放入蒸厢中,利用蒸厢来调整合适的火候,需蒸时间为60分钟,然后从蒸厢取出,即可食用。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在黄泥粉蒸肉的制作工艺中,将早籼米与大茴、肉桂、叩仁、盐、白糖、香醋、料酒一起搅拌,然后放入锅中炒到早籼米发黄出锅然后与切成片的五花肉(排骨)搅和腌制,最后放入蒸厢中,需蒸时间为60分钟,蒸熟后即可食用,采用本发明的制作工艺制成的黄泥粉蒸肉香爽可口,油而不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一种黄泥粉蒸肉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顺序步骤:
(1)米粉的配方及制作:大茴8g,肉桂6g,叩仁4g,盐1g,白糖5g,香醋适量,料酒适量,早籼米100g;将早籼米与大茴、肉桂、叩仁、盐、白糖、香醋、料酒一起搅拌,搅拌好后放入锅中,锅开小火,炒到早籼米发黄的时候关火,然后通过料理机将炒好的早籼米磨成粉,形成米粉待用。
(2)肉的选取及处理:黄泥粉蒸肉选取的肉是排骨或者五花肉,将新鲜的排骨或者五花肉通过温水清洗干净,然后切片,五花肉切约七厘米长、宽随肉厚自定、厚约一厘米的长方形肉片(或者排骨切成约五厘米长小段、宽随肉厚自定、厚约一厘米的长方形肉片)。
(3)拌和腌制:将炒好的米粉与切成的肉片(五花肉或者排骨)拌和,拌匀后腌制20分钟后待用;米粉与肉的比例通常为1斤肉:02斤的炒米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新华,未经葛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55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速冻芽菜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清真固元糕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