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类挖掘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1980.4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1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彦;席丽娜;郝思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鼎富(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5 | 分类号: | G06F16/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掘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类挖掘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分类体系的建立,使得数量巨大的数据得以归类,统一管理,从海量数据针对性的选择出有用的数据。
一套完整的分类体系的建立,需要行业专家、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投入大量精力才能完成,因此,一套分类体系的沿用时间会较长。但由于技术、行业发展等情况日新月异,行业/话题/重点方向等分类更新速度也随之加快,在该情景下,分类体系的及时更新非常重要。
目前,分类体系的更新,与建立时情况类似,需要行业专家等人员投入大量精力,通过调研大量数据进行总结归纳加人为判断,才能完成分类体系的更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类挖掘方法及装置,以对数据量大的节点进行自动细分。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类挖掘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使用分类树对分类数据进行分类时,记录分类到每个目标标签对应的节点下的数据量;
监测各目标标签对应节点下的数据量,当目标标签对应节点下的数据量达到预设量值时,对数据量达到预设量值的目标标签对应节点下的数据进行扫描提取,并进行聚类计算,生成新的子类标签。
其中,所述目标标签为状态为第一待发现新类状态的分类标签,为所有的分类标签,或者为确定出的部分分类标签,若为确定出的部分分类标签,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用户设置,确定所述目标标签,将所述目标标签的状态设置为第一待发现新类状态;
或者,在使用分类树对数据进行分类过程中,分类标签对应节点下数据增量或增速达到预设条件时,将达到预设条件的分类标签确定为所述目标标签。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用户设置,将用户指定的周期性发现新类的节点设置为第二待发现新类状态;
按照预定周期,周期性扫描抽取设置为第二待发现新类状态的节点下的数据,进行聚类计算,生成新的子类标签。
所述的方法,在生成新的子类标签之后,还可以包括:
在对应节点下构建与新的子类标签对应的子节点,同时将分类到新的子类标签的数据存入构建的子节点下;
利用构建了新的子类标签对应的子节点后的分类树,继续对未分类数据进行分类。
其中,各节点下的数据为文本数据,对节点下的数据进行聚类计算生成新的子类标签,具体为:
对待聚类的节点下的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对文本进行分词,得到切分的文本词条;
根据预处理后的文本,构建文本特征,不同文本特征赋予不同权重;
根据所述文本特征使用预设的聚类算法进行聚类,生成新的子类标签。
其中,使用词性为动词和名词的文本词条构建文本特征。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新类挖掘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记录单元,用于在使用分类树对分类数据进行分类时,记录分类到每个目标标签对应的节点下的数据量;
聚类单元,用于监测各目标标签对应节点下的数据量,当目标标签对应节点下的数据量达到预设量值时,对数据量达到预设量值的目标标签对应节点下的数据进行扫描提取,并进行聚类计算,生成新的子类标签。
其中,所述目标标签为状态为第一待发现新类状态的分类标签,为所有的分类标签,或者为确定出的部分分类标签,若为确定出的部分分类标签,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状态设置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设置,确定所述目标标签,将所述目标标签的状态设置为第一待发现新类状态;
或者,用于在使用分类树对数据进行分类过程中,分类标签对应节点下数据增量或增速达到预设条件时,将达到预设条件的分类标签确定为所述目标标签。
所述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状态设置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设置,将用户指定的周期性发现新类的节点设置为第二待发现新类状态;
所述聚类单元,还用于按照预定周期,周期性扫描抽取设置为第二待发现新类状态的节点下的数据,进行聚类计算,生成新的子类标签。
所述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构建单元,用于在生成新的子类标签之后,在对应节点下构建与新的子类标签对应的子节点,同时将分类到新的子类标签的数据存入构建的子节点下;
分类单元,用于利用构建了新的子类标签对应的子节点后的分类树,继续对未分类数据进行分类。
其中,各节点下的数据为文本数据,所述聚类单元具体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鼎富(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鼎富(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19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