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自循环一体化MBR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0323.8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1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曙光;张江英;管继明;于海波;李思思;张鹏昊;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环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博天环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30;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项京;马敬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一体化 mbr 反应器 | ||
1.一种双自循环一体化MBR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MBR反应池,所述MBR反应池内设置有:膜组件、多块导流隔板、穿孔曝气装置、微孔曝气装置和填料支架;
所述MBR反应池被所述多块导流隔板分隔为:包括所述填料支架的填料区、包括所述微孔曝气装置的生化区,以及包括所述膜组件和穿孔曝气装置的膜区;其中,所述生化区位于所述填料区与所述膜区之间;
所述多块导流隔板均与所述MBR反应池底端存在间隔;其中,所述膜区和所述生化区之间的第一导流隔板还与所述MBR反应池顶端存在间隔;所述生化区与所述填料区之间的第二导流隔板上设置有污泥回流口;
所述填料支架安装于所述填料区中与所述MBR反应池顶端和所述MBR反应池底端均存在间隔的位置;所述污泥回流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流隔板上,位于所述填料支架上方的位置;
所述微孔曝气装置安装于所述MBR反应池底部生化区内;
所述穿孔曝气装置安装于所述MBR反应池底部膜区内;
所述膜组件位于所述穿孔曝气装置上方,且与所述穿孔曝气装置之间存在间隔;
所述MBR反应池中所述膜区的数量为1,所述填料区的数量为2,所述生化区的数量为2;
所述膜区位于所述MBR反应池中心位置;
2个生化区位于所述膜区的两侧;
2个填料区分别位于其相邻生化区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口处设置有污泥回流控制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控制机构为:连接有轴向调节装置的活动闸板;所述活动闸板在所述轴向调节装置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污泥回流口上下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控制机构为:流量交换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BR反应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MBR反应池外部的控制器;所述MBR反应池内还设置有溶解氧测量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污泥回流控制机构电连接;
所述溶解氧测量器安装于所述MBR反应池的填料区内;所述溶解氧测量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溶解氧测量器测量得到的溶解氧数据后,对所述污泥回流控制机构进行控制,以控制流经所述污泥回流口的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BR反应池内还设置有:连通管和回流污泥分布管;
所述连通管的进泥口连接至所述污泥回流口,所述连通管的出泥口位于所述填料区内;所述回流污泥分布管与所述出泥口相连,所述回流污泥分布管水平两侧设置有开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BR反应器还包括:设置在MBR反应池外部的鼓风机;
所述穿孔曝气装置与所述微孔曝气装置通过曝气供气管连接至曝气供气总管,所述曝气供气总管通过电动蝶阀连接至所述鼓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环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博天环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环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博天环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03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帧间预测编码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支撑件和支撑件展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