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cm标记的非磁性金属离子掺杂纳米Fe3O4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0033.3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1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郇伟伟;李洁;王俊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51/02 | 分类号: | A61K51/02;A61K51/12;A61P35/00;C01G49/08;A61K103/10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cm 标记 磁性 金属 离子 掺杂 纳米 fe3o4 制备 方法 | ||
1.一种Tcm标记的非磁性金属离子掺杂纳米Fe3O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纳米Fe3O4颗粒的制备:取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溶于去离子水中,均匀滴入盛有浓度为10%的TMAH溶液的三颈瓶中,反应2~4h,升温至70~90℃陈化0.5~1.5h,然后冷却至室温进行强磁分离,并用去离子水洗涤产物,再经真空干燥、煅烧即得到纳米Fe3O4颗粒;
S2、含肼甲酸盐对纳米Fe3O4的固固掺杂:在室温、N2保护下将含肼甲酸盐与S1步骤中制备的纳米Fe3O4颗粒在研钵中固固研磨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在N2保护下煅烧,即得非磁性金属离子掺杂的强磁性Fe3O4纳米颗粒,完成固固掺杂;
S3、MNPs-NH-DTPAA的制备:称取非磁性金属离子掺杂的强磁性Fe3O4纳米颗粒置于双极性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再将混合液转移到反应瓶中,在磁力搅拌下加入无水乙醇和氨水,并将无水乙醇和TEOS的混合液滴加到反应瓶中,滴加完毕后,在30℃反应10~14h,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再经强磁分离、干燥即得掺杂Fe3O4@SiO2复合粒子,将掺杂Fe3O4@SiO2复合粒子置于含有甲苯的三颈瓶中,加入APTES并在123℃条件下搅拌回流10~14h,冷却至室温再用无水乙醇洗涤,再经强磁分离、真空干燥即得MNPs-NH-DTPAA;
S4、MNPs@SiO2-NH-DTPAA待标记物的制备:将MNPs-NH-DTPAA分散到无水DMSO中,再加入DTPAA,室温下搅拌24h,强磁分离,并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润洗,然后真空干燥即得MNPs@SiO2-NH-DTPAA待标记物;
S5、MNPs@SiO2-NH-DTPAA待标记物对Tcm的标记:将MNPs@SiO2- NH-DTPAA待标记物分散于含有生理盐水的西林瓶中,加入SnCl2稀释液和Na99TcmO4,振荡均匀,室温放置半小时,强磁分离,吸取上清液,再加入生理盐水,振荡均匀,强磁分离,反复加生理盐水、振荡、强磁分离操作3次,即得Tcm标记的非磁性金属离子掺杂纳米Fe3O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cm标记的非磁性金属离子掺杂纳米Fe3O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氯化铁和氯化亚铁的物质的量比为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cm标记的非磁性金属离子掺杂纳米Fe3O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肼甲酸盐为含肼甲酸镁和含肼甲酸铝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cm标记的非磁性金属离子掺杂纳米Fe3O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肼甲酸盐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称取Al2O3于烧杯中,加入HCl溶液,搅拌至溶解,然后浓缩使大部分HCl挥发,在加热条件下,依次滴加甲酸溶液和水合肼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无水乙醇,过滤,滤渣用无水乙醇反复洗涤,再进行真空干燥,即得含肼甲酸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00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回收功能的涂料桶
- 下一篇:中间包浇铸喂丝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