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B/L双酸性杂多酸离子杂化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8972.9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6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心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31/18 | 分类号: | B01J31/18;B01J27/188;C07C303/32;C07C309/14;C07D317/12;C07D317/16;C07D317/22;C07D319/06;C07D317/72;C07D319/08;C07D317/30;C07C41/48;C07C43/303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捷 |
地址: | 350108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性 杂多 离子 杂化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B/L双酸性杂多酸离子杂化体,其特征在于:该类离子杂化体具有双磺酸官能化长链季铵结构有机阳离子,季铵结构有机阳离子具有两个碳原子数为4的烷基磺酸侧链;杂化体同时还具有过渡金属阳离子Sn2+或Al3+或Zn2+或Ce3+;相配的杂多酸阴离子为Keggin型磷钨酸阴离子或硅钨酸阴离子;有机阳离子、金属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力包覆在杂多酸阴离子外表,而呈现类核壳结构;所述杂多酸离子杂化体为[二(1-丁基磺酸基)五甲基二乙烯基三铵]硅钨酸铝,简称为Cat-1,化学式为[N3(SO3H)2]Al0.33SiW12O40;或[二(1-丁基磺酸基)五甲基二乙烯基三铵]硅钨酸铈,简称为Cat-2,化学式为[N3(SO3H)2]Ce0.33SiW12O4;或[二(1-丁基磺酸基)五甲基二乙烯基三铵]硅钨酸锌,简称为Cat-3,化学式为[N3(SO3H)2]Zn0.5SiW12O40;或[二(1-丁基磺酸基)五甲基二乙烯基三铵]硅钨酸锡,简称为Cat-4,化学式为[N3(SO3H)2] Sn0.5SiW12O40;或[(1-丁基磺酸)四甲基乙二铵]磷钨酸铝,简称为Cat-5,化学式为[N2(SO3H)2] Al0.33PW12O40;或[(1-丁基磺酸)四甲基乙二铵]硅钨酸铝,简称为Cat-6,化学式为[N2(SO3H)2]Al0.66SiW12O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L双酸性杂多酸离子杂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杂化体Cat-1或Cat-2合成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在配有搅拌的反应瓶中,依次加入20ml乙腈、五甲基二乙烯三胺和1,4-丁烷磺内酯,40~45 ℃下搅拌反应24小时,抽滤,乙醚淋洗滤、75~85℃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中间体两性盐;其中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与1,4-丁烷磺内酯的摩尔比为1:2.05;
步骤S102:将上述步骤S101所得的中间体两性盐、硝酸盐充分溶于去离子水后,分3次缓慢滴加硅钨酸水溶液,加毕于室温下反应8小时以上,抽滤或离心分离得到离子杂化体Cat-1或者Cat-2粗产物,粗产物在于80~85℃下真空干燥至恒重;中间体两性盐与硝酸盐与硅钨酸的摩尔比为1: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L双酸性杂多酸离子杂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盐为硝酸铝,制备得到的产物是Cat-1;硝酸盐为硝酸铈时,制备得到的产物是Cat-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L双酸性杂多酸离子杂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杂化体Cat-3或Cat-4的合成,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3:在配有搅拌的反应瓶中,依次加入20ml乙腈、五甲基二乙烯三胺和1,4-丁烷磺内酯,40~45 ℃下搅拌反应24小时,抽滤,乙醚淋洗滤、75~85℃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中间体两性盐;其中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与1,4-丁烷磺内酯的摩尔比为1:2.05;
步骤S104:将上述步骤S103所得的中间体两性盐、氯化盐充分溶于去离子水后,分3次缓慢滴加硅钨酸水溶液,加毕于室温下反应8小时以上,抽滤或离心分离得到离子杂化体Cat-3或者Cat-4粗产物,粗产物在于80~85℃下真空干燥至恒重;中间体两性盐与氯化盐与硅钨酸的摩尔比为1: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江学院,未经闽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897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