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大规模鳍藻培养藻液中制备扇贝毒素-2标准样品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598625.6 申请日: 2017-07-21
公开(公告)号: CN107941968B 公开(公告)日: 2023-07-25
发明(设计)人: 佟蒙蒙;谭志军;王玉;彭吉星;吴海燕;郭萌萌;付树林;翟毓秀;高寒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30/06 分类号: G01N30/06;G01N30/02
代理公司: 北京知企鸿蒙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2 代理人: 刘帅帅
地址: 316022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大规模 培养 藻液中 制备 扇贝 毒素 标准 样品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大规模鳍藻培养藻液中制备扇贝毒素‑2标准样品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大规模培养藻液破碎;2)毒素提取;3)葡聚糖凝胶色谱柱分离;4)扇贝毒素‑2高效液相色谱分离;5)扇贝毒素‑2高效液相色谱纯化;6)检验所述标准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本发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扇贝毒素‑2,前处理简单快捷,易于操作;收集方法简单;制备的标准样品均匀稳定,且纯度达9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贝类毒素标准样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从鳍藻培养藻液中制备扇贝毒素-2标准样品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扇贝毒素(Pectenotoxins,PTXs)是一类聚醚类大环内酯结构的脂溶性化合物,呈现7个小环醚结成的环状结构,在2004年柏林召开的海洋生物毒素会议上,FAO/IOC/WHO将其列为八大类海洋生物毒素中的一类。扇贝毒素-2(PTX2)是扇贝毒素类中最常见的的一种,化学式为C47H70O14,分子质量为859.07,[M+NH4]+:m/z 876.5104。扇贝毒素-2主要由海洋甲藻中的鳍藻(Dinophysis spp.)产生,如鳍藻Dinophysis acuta,D.fortii,D.acuminata,D.caudata,D.norvegica,D.rotundata和D.infundibulus等,于1984年首次从日本的养殖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中鉴定发现,后在全球各地的贝肉和海水中广泛检出。研究发现这种毒素可导致小鼠腹腔注射高致死率,此外有研究发现其对几株人类肺癌细胞的具有潜在细胞毒性。因此,欧盟规定各种水产品的可食用组织中OA,DTXs和PTXs的含量总和不能超过160μg/kg,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尚没有专门针对PTXs毒素的检测规范和食用安全标准。

目前尚未发现扇贝毒素-2的标准制备技术的报道,我国缺乏扇贝毒素的组分结构、分布规律的背景研究资料,国内检测海洋生物毒素的标准样品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其中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NRC)下属的海洋生物科学研究所(IBM)提供的扇贝毒素的标准物质,已被包括我国在内的40多个国家的海产品和水质实验室采用。此外美国SIGMA公司也成功建立腹泻性贝类毒素OA的标准品制备工序。购买国外标准毒素价格昂贵且含量很少,但是国内的快速检测试剂开发需要大量标准品。总的来说,我国在海洋生物毒素标准品的研制方面鲜见报道,仅见有麻痹性海洋生物毒素标准样品制备专利1项。因此,为加强和建立我国贝毒流行病学管理系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我国贝毒事件的发生,急需海洋生物毒素的标准物质制备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当前市售扇贝毒素标准品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从大规模培养藻液中提取、分离纯化扇贝毒素-2的简单快捷,易于操作的高效液相制备技术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本方法制备的扇贝毒素-2的标准样品。

本发明还提供该扇贝毒素-2标准样品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大规模鳍藻培养藻液中扇贝毒素-2标准品的液相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大规模培养藻液破碎:

取前期培养的中国株鳍藻Dinophysis acuminata(DAYS01-E6,F2)的大规模培养液,过10~15μm滤膜后于-196℃左右液氮下冷冻。待冷冻完全后,再将其置于室温下解冻。待解冻完全再反复进行2次冻融。取室温解冻完全的藻液,置于冰水中,在冰浴条件下,使用超声波细胞破碎机进行细胞破碎。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的实验条件为:超声功率200~325W、超声频率为10~25kHz、总工作时间15~20min,超声波处理时样品温度15~30℃,仪器连续工作时间90~150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8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