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变速式机场道面裂隙封堵系统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95789.3 | 申请日: | 2017-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4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圣程;姜慧;禄利刚;殷惠光;张朕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1C7/14 | 分类号: | E01C7/14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张旭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南三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变速 机场 裂隙 封堵 系统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式机场道面裂隙封堵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气瓶、三通阀、主管路、第一分支管路、第二分支管路、气动振动器、固体颗粒输送管路、控制器、粉料存储及气固混合装置和道面裂隙密封盖,通过气瓶输出气体进入文丘里混合器,然后固体颗粒通过固体颗粒储存室进入文丘里混合器,气体与固体颗粒在文丘里混合器混合形成气固混合物传递给道面裂隙密封盖对机场道面裂隙进行封堵,随着封堵的进行本发明能自动变速调整气固混合比例,从而使裂隙封堵的效果好,大幅度延长机场道面寿命,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另外气动振动器的振动,能防止固体颗粒粘结在固体颗粒储存室的内壁,保障固体颗粒输送的连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场道面裂隙封堵系统及使用方法,具体是一种自动变速式机场道面裂隙封堵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机场跑道的道面结构形式比较单一,水泥混凝土道面结构约占95%。机场跑道的正常使用主要取决于其结构性能。随着航空运输量的不断增长,飞机荷载的不断增加,飞机日飞行架次的不断攀升,对机场跑道的荷载作用也越来越大,加之温度因素的耦合作用,机场跑道水泥混凝土道面内部裂隙发育,产生各种形式的破坏,其主要表现为:裂缝、变形、接缝损坏和表面损坏。为了确保飞机起降安全及延长机场跑道使用寿命,需要对水泥混凝土道面结构进行补强或功能恢复,以提高道面使用性能。
目前进行机场道面裂隙修补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封堵装置将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复合聚合物的浆液输送到裂隙中进行封堵,从而达到对机场道面裂隙的修复,但是采用输送浆液进行封堵的方法不能有效的封堵机场道面微小裂隙,为机场道面的继续劣化埋下隐患,进而会对飞机的安全起降造成影响;而采用输送粉料(固体颗粒)的方式则可很好地起到对机场道面微小裂隙的封堵。如申请号为:201210522032.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矿用连续定量式二次封孔系统,阐述了一种气动控制旋转速度的供料系统,其虽然能通过输送固体颗粒对裂隙进行封堵,但是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①供气气压不稳,气动马达转速不固定,供料效果差;②由于粘附作用的存在,粉料粘结在料仓内壁,导致输出端无粉料输出,造成内部无料的假象,停机后打开料仓发现还有大量的粉料;③由于存在粘结的情况并且随着封堵裂隙的进行过程中所需的气体输送压力再不断变化,因此导致料仓在封堵过程中需要停机进行二次加料同时调整气体输送的压力值;由于气力输送停止后,粉料在裂隙变化处堆积,进而堵塞粉料在裂隙内的运移通道,影响后续粉料封堵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式机场道面裂隙封堵系统及使用方法,能对裂隙进行不间断封堵,同时根据封堵情况改变固气比,提高裂隙封堵效果;另外封堵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固体颗粒粘结在储存室内壁上,保证固体颗粒的稳定输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自动变速式机场道面裂隙封堵系统,包括气瓶、三通阀、主管路、第一分支管路、第二分支管路、气动振动器、固体颗粒输送管路、控制器、粉料存储及气固混合装置和道面裂隙密封盖,粉料存储及气固混合装置由电动马达、文丘里混合器、螺旋叶片、固体颗粒储存室、纱网和盖体组成,所述电动马达固定在固体颗粒储存室下端口侧部,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伸入固体颗粒储存室内,螺旋叶片固定在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上,文丘里混合器与固体颗粒储存室下端口固定连接,所述纱网固定在固体颗粒储存室内,盖体设置在固体颗粒储存室上端口,气动振动器固定在固体颗粒储存室的外表面;
所述气瓶与主管路的一端连通,主管路的另一端与三通阀其中一个端口连通,三通阀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一分支管路的一端和第二分支管路的一端连通,第一分支管路的另一端与气动振动器连通,第二分支管路的另一端与文丘里混合器的进气口连通,文丘里混合器的出气口通过固体颗粒输送管路与道面裂隙密封盖连通;
所述主管路上设有手动阀,第一分支管路上设有第一电动球阀,第二分支管路上由靠近三通阀的一端向远离三通阀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二电动球阀、第一压力传感器和逆止阀,固体颗粒输送管路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动球阀、第二电动球阀、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电动马达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5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