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纳米粒凝胶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1620.0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2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杨革;梁鑫鑫;车程川;李媛;刘金锋;巩志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33/34;A61K33/243;A61K31/337;A61K47/02;A61K47/26;A61K47/34;A61K47/36;A61P31/02;A61P35/00;A61K8/19;A61K8/60;A61K8/73;A61K8/8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73165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凝胶 系统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铜纳米粒凝胶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为致密的三维网状多孔结构,凝胶交联度35.4%以上,纳米铜包含率为98.84~99.86%,药物负载率为95.67~97.48%,吸水度为35.5~39.7g/g,药物包裹率为47.82~59.94%;所述铜纳米粒凝胶载药系统,制备原料包括:纳米铜、壳寡糖、聚γ-谷氨酸、EDC/NHS交联剂、透明质酸、鼠李糖脂和负载药物;
所述的纳米铜与壳寡糖、聚γ-谷氨酸的质量比为0.1~0.3: 2~5:50~90;
所述的 EDC/NHS交联剂为 EDC和NHS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的0.5M交联剂溶液, EDC与NHS在水中的摩尔比为1:0.5,EDC/NHS交联剂用量为100~300μL/ 0.1~0.3mg纳米铜;
所述的鼠李糖脂用量为每mL原料总体积加入鼠李糖脂7~15mg;
所述的透明质酸用量为0.003~0.005g/0.1~0.3mg纳米铜;
所述的负载药物,每0.1~0.3mg纳米铜负载0.004~0.008g药物;
所述的铜纳米粒凝胶载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取各原料,将纳米铜加入到灭过菌的去离子水中,超声20min,混合均匀,配制为300μg/mL纳米铜溶液;
2)将聚γ-谷氨酸,加入到灭过菌的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配制为0.05~0.3g/mL的透明溶液,然后向透明溶液中加入步骤1)配制的纳米铜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纳米铜的聚γ-谷氨酸溶液;
步骤2)中,纳米铜的聚γ-谷氨酸溶液中聚γ-谷氨酸和纳米铜的质量浓度比为50~90:0.1~0.3;
3)将透明质酸加入到步骤2)的纳米铜的聚γ-谷氨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再加入壳寡糖,搅拌均匀,形成均一溶液;
4)将步骤3)均一溶液微波加热9~15s,继续搅拌,直至形成澄清透明溶液;
5)将步骤4)澄清透明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负载药物,继续搅拌,形成混合溶液;
6)称鼠李糖脂加入到步骤5)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形成稳定均一的混合溶液,然后加入交联剂EDC/NHS,搅拌直至形成凝胶;
7)将步骤6)制备好的凝胶, 37℃恒温温育24h,即得铜纳米粒凝胶载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纳米粒凝胶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铜,粒度为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纳米粒凝胶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EDC/NHS交联剂用量为250μL/0.15mg纳米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纳米粒凝胶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质酸用量为0.004g/0.15mg纳米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纳米粒凝胶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载药物为每0.15mg纳米铜负载0.005g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纳米粒凝胶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载药物为顺铂或紫杉醇。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铜纳米粒凝胶载药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纳米粒凝胶载药系统用于药物负载,用于创伤、烧伤伤口中做伤口敷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阜师范大学,未经曲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16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双头热压机
- 下一篇:一种雌激素凝胶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