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交车后窗逃生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590203.4 | 申请日: | 2017-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2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朱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云龙 | 
| 主分类号: | B60J1/18 | 分类号: | B60J1/18;B60R21/02;B60R21/264 |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37226 | 代理人: | 牛红彦 |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合肥市滨***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车 后窗 逃生 装置 | ||
1.公交车后窗逃生装置,位于公交车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车的后窗位置设置有模块安装框,且在模块安装框中安装有模块,
所述模块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锁止机构和铰接合页与模块安装框进行连接,且在模块的四周设置有密封条,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电动马达、偏心轮、矩形框、锁止销和销孔,其中销孔包括位于模块安装框上的销孔和位于模块上的销孔,所述锁止销自上而下的穿入模块安装框和模块中的销孔,所述锁止销的上端连接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中心位置设置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轴心连接电动马达的动力轴,所述电动马达安装在模块安装框上,通过电动马达驱动偏心轮转动,在模块安装框上设置有矩形框的安装空间,并在矩形框的顶部设置有一个钢丝绳连接点;
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电控按钮位于驾驶员仪表盘上;按下按钮,所述电动马达驱动偏心轮转动;
所述锁止机构至少为两个,并列的设置在模块的顶部,且相邻的锁止机构中的钢丝绳连接点通过钢丝绳进行倒Y字形连接,并经过转向滑轮后连接到车厢的后部,在钢丝绳的尾部拴一个圆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后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钢丝绳的尾部还设置有安全使用警示牌或者使用说明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后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模块安装框顶部位置设置有弹射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交车后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弹簧腔,以及将压缩弹簧压缩在弹簧腔内的螺钉和顶针,其中,弹簧腔是在模块安装框内倾斜设置的阶梯孔,所述螺钉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弹簧腔的外端,所述压缩弹簧位于顶针和螺钉中间位置,所述顶针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作用于窗框边沿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后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包括窗框和安装在窗框上的钢化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交车后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下端的窗框的内侧设置有气囊存储空腔,所述气囊存储空腔内存储有气囊及气体发生器,所述安全气囊以折叠的方式存储在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交车后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壳体、引药、火药、点火开关、点火头和线束,其中,点火开关设置在窗框和模块安装框接触的部位,所述点火开关通过线束与点火头电连接,点火开关闭合后触发产生讯号,讯号通过线束进入点火头,点火头产生火花引爆引药-火药瞬时产生气体,气体经由壳体上的孔充入气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后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窗框的四周设置有靠近内侧的梯形凸台,在模块安装框边沿设置有防水沟槽,在窗框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后窗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安装框下端与车辆后端的置物平台平齐,上端靠近车顶位置,宽度与车身等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云龙,未经朱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02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