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肿瘤DNA检测方法,探针及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5484.4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3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玮莹;蔡春艳;曹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G01N27/48;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肿瘤 dna 检测 方法 探针 传感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循环肿瘤DNA检测探针,包括:金纳米粒子‑适配体复合物及包裹了磷酸铅的去铁铁蛋白‑抗体复合物。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肿瘤DNA检测方案,实现高灵敏度,低成本、简便快捷及特异性的定量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肿瘤DNA检测方法,探针及传感器。
背景技术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类慢性疾病,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临床上已达到对肿瘤进行基因水平上的诊断及靶向治疗。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DNA,ctDNA)是一种新型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它是由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循环系统中的DNA。近年来不断有报道,尽管ctDNA在健康人的血液中含量极低,但当机体处于特殊疾病状态(如肿瘤、炎症疾病和组织创伤等)时,其含量明显上升,且在肿瘤患者中游离DNA还存在DNA完整性、基因突变、DNA超甲基化及染色体基因重排等肿瘤特异性的改变,由于检测血液样本具有容易获取、快速简便且无创伤等优点,因此,检测肿瘤患者血中ctDNA可视为一种“液体活检”。
现有的ctDNA的新检测方法不断出现,即便它们各具检测优势,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检测耗时长、灵敏度及选择性低,只能检测已知突变位点,通量低等。由于ctDNA呈高度碎片状,在外周血中的浓度低、易降解,使这一标准化程序的建立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肿瘤DNA检测方法,探针及传感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循环肿瘤DNA检测灵敏度低,特异性差,耗时长,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肿瘤DNA检测探针,包括:金纳米粒子-适配体复合物及包裹了磷酸铅的去铁铁蛋白-抗体复合物。
一种循环肿瘤DNA检测传感器,包括:丝网印刷电极以及设置在其上的金纳米粒子-适配体复合物与包裹了磷酸铅的去铁铁蛋白-抗体复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金纳米粒子-适配体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照2∶1的体积比,依次将金纳米粒子AuNPs和适配体Aptamer混合均匀,室温避光静置;
加入等量的PBS溶液,室温避光静置;
加入NaCl溶液,使溶液中NaCl的浓度调节至0.05M,随后室温静中将NaCl的浓度调节至0.1M;
在12,000rpm条件下离心30min,弃去上层清液,用0.1M的NaCl和PBS缓冲液润洗下层固体,储存在0.02%(v/v)Tween 20水溶液中。
进一步地,包裹了磷酸铅的去铁铁蛋白-抗体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包裹了磷酸铅的去铁铁蛋白加入至含有EDC和NHS的MES缓冲溶液中并超声30分钟;
所得混合溶液以不低于10000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层清液;
向离心后得到的沉淀中加入5-甲基胞嘧啶单克隆抗体(1mg/mL),室温下孵化3小时;
混合液在10,000rpm条件下离心10min,弃去上层清液,用PBS润洗下层固体,用PBS缓冲溶液储存4℃冰箱中备用。
一种循环肿瘤DNA检测方法,包括:
将待检样本与金纳米粒子-适配体复合物Aptamer-AuNPs混合;
再将包裹了磷酸铅的去铁铁蛋白-抗体复合物mAb-LPA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
用微分脉冲伏安法进行电化学检测,在扫速为50mV/s,电位扫描范围-0.9~-0.3V条件下检测包裹了磷酸铅的去铁铁蛋白LPA的信号,测定样品中ctDNA(PIK3CA-E542K)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54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