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9284.8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9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福;陈超英;郭小义;代远刚;尹新强;沈轶;陈超;佟振鸣;周永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李美丽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细管 发热组件 油杯内腔 封口件 进油端 油杯 连通 电子烟雾化器 气压平衡 连续供油 雾化效果 吸附材料 用户体验 烟雾量 锁环 雾化 烟油 开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包括油杯、发热组件、连通油杯内腔和发热组件的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进油端设有由吸附材料制成的封口件;所述封口件通过锁环固设在毛细管的进油端,或者所述封口件固定在毛细管的进油端开口内;所述油杯上设有连通油杯内腔与大气的气压平衡件。本发明中的毛细管能够向发热组件连续供油,油杯上设置有连通油杯内腔与大气的气压平衡件,烟油能及时通过毛细管供给至发热组件雾化,雾化效果好,烟雾量大,用户体验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利用毛细管传导烟油的电子烟雾化器包括油杯、发热组件、连通油杯内腔和发热组件的毛细管,利用毛细管将油杯内腔中的烟油传导至发热组件雾化。
现有利用毛细管导油的电子烟雾化器具有以下缺点:
第一,在电子烟雾化器倾斜或烟油过少时,毛细管的进油端容易与烟油分离。由于毛细管的进油端直接与油杯内腔相通,一旦毛细管的进油端与烟油分离,毛细管进油端就没有烟油进入,从而不能连续向发热组件供油,影响雾化效果,烟雾量小。同时,由于毛细管进油端没有烟油进入,部分空气会进入毛细管进油端,进一步影响毛细管的导油效果和雾化效果。
第二,由于油杯上没有设置与大气连通的进气机构,因而当电子烟雾化器工作时,由于毛细管将油杯内的烟油输送至发热组件雾化,油杯内的压强变小,从而油杯内的烟油不能及时通过毛细管供给至发热组件进行雾化,从而烟雾量小,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现有的利用毛细管传导烟油的电子烟雾化器中,毛细管的进油端容易与烟油分离,从而导油不连续,雾化效果差;同时,油杯上没有设置与大气连通的进气机构,工作时油杯内压强变小,无法及时输送烟油,烟雾量小。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了的电子烟雾化器,毛细管能够向发热组件连续供油,油杯上设置有连通油杯内腔与大气的气压平衡件,烟油能及时通过毛细管供给至发热组件雾化,避免发热组件干烧,雾化效果好,烟雾量大,用户体验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包括油杯、发热组件、连通油杯内腔和发热组件的毛细管,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毛细管的进油端设有由吸附材料制成的封口件。
借由上述结构,毛细管的进油端设有封口件封口,封口件可以吸附烟油。油杯内的烟油先导至封口件,毛细管再将封口件吸附的烟油导至发热组件雾化。在电子烟雾化器倾斜或烟油过少时,即使毛细管的进油端与烟油分离,由于封口件中吸附有一定量的烟油或者有部分封口件与油杯内的烟油接触(也就是说封口件的一端设置在毛细管的进油端,另一端延伸至油杯内腔且在任何情况下均可以与内腔的烟油接触并且将这些烟油导送至毛细管的进油端,然后再通过毛细管将这些烟油导送至发热组件上进行雾化),从而毛细管的进油端仍然有烟油,毛细管将封口件内的烟油引导到毛细管内,毛细管内仍然是充满烟油的状态,从而实现连续向发热组件供油,避免发热组件干烧,雾化效果好,烟雾量大,用户体验好。同时,由于毛细管能够连续导油,封口件还可以阻止油杯内的空气进入毛细管,防止毛细管内有空气而使管内烟油未注满,影响导油效果和雾化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封口件通过锁环固设在毛细管的进油端。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封口件固定在毛细管的进油端开口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封口件由棉、布、陶瓷或泡沫网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油杯上设有连通油杯内腔与大气的气压平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92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