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条形泡棉模切件的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76471.0 | 申请日: | 2017-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3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 发明(设计)人: | 江旭瑾;储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泛泰大西(常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9/00 | 分类号: | B26D9/00;B26F1/38;B26F1/44;B26D1/14;B29C63/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乔楠 |
| 地址: | 213023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膜 底膜 泡棉 直刀 模切机 切割 模切件 贴合 生产工艺 半成品输送 减小 模切 生产成本 垂直 节约 | ||
1.一种条形泡棉模切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贴合:将第一塑料膜(1)、单面设有黏胶的泡棉(2)和第二塑料膜(3)自上而下贴合形成第一复合膜,其中第二塑料膜(3)与泡棉(2)无黏胶的面贴合,第一塑料膜(1)与泡棉(2)有黏胶的面贴合;
步骤2、第一次切割:将第一复合膜通过刀具沿着平行于第一复合膜的运行方向进行切割,所述刀具包括若干组切刀,每组切刀包括第一切刀刃、第二切刀刃和第三切刀刃,所述第一切刀刃切从第一塑料膜(1)向下切,切割的深度至第二塑料膜(3)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切刀刃从第一塑料膜(1)向下切,切割的深度至泡棉(2)与第二塑料膜(3)的接触面,所述第三切刀刃从第一塑料膜(1)向下切,切割的深度至第二塑料膜(3)的下表面;
步骤3、收起废料,将两组切刀之间的第一复合膜废料、以及第一复合膜两侧的废料收起,形成第一塑料膜(1)、泡棉(2)和第二塑料膜(3)切割后的半成品(7);
步骤4、输送:将半成品(7)输送至异步模切机(6),同时将底膜(5)输送至异步模切机(6),通过异步模切机(6)将第一塑料膜(1)收起,剩余的泡棉(2)和第二塑料膜(3)形成第二复合膜,将第二复合膜和底膜(5)分别输送至异步模切机(6)的直刀(61)的下方,其中以直刀(61)为起点沿底膜(5)或第二复合膜的运动方向向前输送,底膜(5)每次输送的距离为S1,第二复合膜每次输送的距离为S2,且S1>S2;
步骤5、第二次切割:通过直刀(61)对第二复合膜进行切割,同时将泡棉(2)贴合在底膜(5)上 ,其中直刀(61)沿垂直于泡棉(2)的运动方向向下切割;
步骤6、切割完成后,提起直刀(61),然后重复步骤4和5的操作,使得将第二复合膜切割完成后相邻两第二复合膜之间形成间距a=S1-S2,其中a>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泡棉模切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步骤2和步骤3采用圆刀机(4)完成,所述圆刀机(4)包括设置在中部的中心轴(41)、贴合机构、刀具和分离机构,
所述贴合机构包括微粘辊(42)、泡棉辊(43)、离型辊(44)和贴合辊(45),将第二塑料膜(3)固定在微粘辊(42)上,将泡棉(2)固定在泡棉辊(43)上,将第一塑料膜(1)固定在离型辊(44)上,通过贴合辊(45)与中心轴(41)配合将第一塑料膜(1)、泡棉(2)和第二塑料膜(3)自上而下进行压合;
所述刀具为圆刀刀具(46),所述圆刀刀具(46)包括转轴(461)和周向设在转轴(461)表面上的若干组切刀,每组切刀包括第一切刀刃(462)、第二切刀刃(463)和第三切刀刃(464),通过圆刀刀具(46)与中心轴(41)配合对第一复合膜进行切割;
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分离辊(47)、废料收集辊(48)和半成品传输辊(49),所述分离辊(47)与中心轴(41)间隙配合,切割完成的第一复合膜从分离辊(47)与中心轴(41)之间的间隙通过,然后通过废料收集辊(48)将废料回收,剩下的半成品(7)通过半成品传输辊(49)传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条形泡棉模切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上设有至少两组切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泡棉模切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7、切片,对步骤6制作出来的产品沿垂直于运动的方向将底膜(5)切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泡棉模切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膜(1)为离型膜,所述第二塑料膜(3)为微粘膜,其中微粘膜的微粘层与泡棉(2)无黏胶的面贴合,离型膜与泡棉(2)有黏胶的面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泛泰大西(常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泛泰大西(常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64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芯模
- 下一篇:一种用于红外热成像组件抗冲击振动的减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