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工业无机危险废物和耐火粘土尾矿为原料的发泡陶瓷保温板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0951.6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3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赵飞;马成良;王淑玲;高金星;王世界;史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C04B33/13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张国防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无机 危险废物 耐火 粘土 尾矿 原料 发泡 陶瓷 保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工业无机危险废物和耐火粘土尾矿为原料的发泡陶瓷保温板及制备方法。该发泡陶瓷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55~75wt%的耐火粘土尾矿,10~30wt%的工业无机危险废物,5~15wt%的天然石英、0.5~5wt%的高温发泡剂按照比例混合后湿法细磨,得到混合泥料;将泥料造粒、成型、干燥后装窑,在1100~1300℃的条件下进行煅烧,煅烧后产物经切割加工得到高温发泡陶瓷保温板。本发明在实现了工业危险废物和耐火粘土尾矿直接回收和利用的同时,获得了保温效果好、强度高和防火性能优良的发泡陶瓷保温板,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以工业无机危险废物和耐火粘土尾矿为原料的发泡陶瓷保温板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危险废物指在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对环境或人体造成伤害性的固体废物。工业危险废物的大量堆积不仅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给环境带来较大的危害。工业危险废物虽是工业产生的废物但仍有利用价值,而且如能充分利用,不但能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节省了工业危险废物环境保护的处置费用,同时也创造出一定的经济价值。目前,部分工业危险废物已经在陶瓷工业和烧结建筑材料上应用,取得了工业危险废物循环利用的效果。但工业危险废物利用率非常低,目前多数危险废物采用化学反应、填埋、密封隔离等传统方法处理,治理成本高、效率低、安全隐患较大。
高温发泡陶瓷保温板是一种兼具隔热和防火功能的高性能墙体材料,可取代建筑内墙用的加气混凝土砖和外墙用的泡沫塑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高温发泡陶瓷是在熔融的条件下,发泡剂产生氧化或还原反应,释放出的气体被高温熔体包裹在材料的内部,引起材料整体的膨胀。因此,在制备高温发泡陶瓷的过程中需要引入一定量的熔剂性原料,起到助熔作用。如“一种发泡陶瓷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CN 102887721 A)公开了以长石、滑石、红土、萤石、锂长石等为熔剂性原料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的方法。发明专利“闭气孔发泡陶瓷保温板的制备方法”(CN 1026033557 A)公开了一种以废玻璃粉为熔剂性原料的发泡陶瓷保温板。上述方法均采用了陶瓷抛光砖渣为基体原料,天然原料或一般工业固废为助熔剂,对一般工业固废的利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未考虑危险固废在该领域的应用。
光伏企业产生的氟化钙污泥、有色冶炼产生的赤泥、纸浆制造产生的白泥和纸浆制造产生的绿泥均被列入到工业危险废物中。这些危险废物均是以无机物为主要成份,材料中的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等均能够起到助熔剂的作用。同时,氟化钙污泥中的氟化钙、赤泥中的氧化铁、白泥和绿泥中的碳酸钙等元素均是较好的高温发泡剂,可以起到增强发泡的作用。因此,这些工业无机危险废物在制备高温发泡陶瓷的过程可以得到高效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以工业无机危险废物和耐火粘土尾矿为原料的发泡陶瓷保温板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的发泡陶瓷保温板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其中耐火粘土尾矿55~75wt%,工业无机危险废物10~30 wt %,天然石英5~15wt%、高温发泡剂0.5~5 wt %。
本发明中所述的耐火粘土尾矿取自高铝矾土、焦宝石、高岭石、红柱石、蓝晶石、硅线石或软质粘土尾矿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所述的工业无机危险废物取自光伏或玻璃加工企业产生的氟化钙污泥、有色冶炼产生的赤泥、纸浆制造产生的白泥或纸浆制造产生的绿泥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所述的高温发泡剂取自SiC、Fe2O3、碳粉、CaSO4、白云石或石灰石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09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