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舱门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0758.2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9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郑业庆;夏小浪;孙星;黄丰收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B62D25/00;B62D6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舱门 装配 结构 | ||
为克服现有舱门装配结构存在连接强度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舱门装配结构,包括舱门、车身框架和用于连接所述舱门和车身框架的支撑件;所述车身框架包括填充基体、内置板和纤维增强树脂层,所述内置板位于所述填充基体的表层,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层覆盖于所述填充基体和所述内置板的外层,所述内置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层在所述第一连接孔朝向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支撑件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设置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以对所述车身框架和所述第一支架进行固定。本发明提供的舱门装配结构对舱门提供有效的连接支撑,耐疲劳性能和剪切力性能优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舱门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车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动客车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载体,有着其他车型无法匹敌的优势,而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是所有客车生产厂家最为关注的,现阶段提高电动客车的续航里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客车自重的减轻,即在保证客车强度的情况下,实现客车自身重量的减轻。碳纤维泡沫复合材料不但强度高而且重量轻,是较为理想的车身减重材料。
现有的客车舱门固定连接结构,主要是用钢板或铝板直接焊接或铆接在车身上,个别厂家是在车身里面埋钢板和备焊螺母,然后舱门直接用螺栓和车身连接。由于碳纤维泡沫复合材料中的碳纤维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其材料性能决定了碳纤维泡沫复合材料不能和其他材料焊接,或是攻丝锁螺栓连接。故现有的舱门装配结构不能满足舱门和碳纤维泡沫复合材料的车身的固定连接需求,存在连接强度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舱门装配结构存在连接强度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舱门装配结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舱门装配结构,包括舱门、车身框架和用于连接所述舱门和车身框架的支撑件;
所述车身框架包括填充基体、内置板和纤维增强树脂层,所述内置板位于所述填充基体的表层,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层覆盖于所述填充基体和所述内置板的外层,所述内置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层在所述第一连接孔朝向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孔;
所述支撑件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
设置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以对所述车身框架和所述第一支架进行固定。
可选地,所述填充基体在所述第一连接孔朝向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盲拉钉,所述盲拉钉的头端抵靠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盲拉钉的尾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并卡接于所述凹槽中。
可选地,所述填充基体为高分子发泡材料。
可选地,所述内置板为金属板。
可选地,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层包括多层碳纤维/树脂预浸料。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上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舱门上设置有加强框,设置第二连接件对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加强框进行固定。
可选地,所述加强框为碳纤维增强树脂,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金属连接板和焊接螺栓,所述焊接螺栓穿过并焊接于所述金属连接板上,所述金属连接板通过丙烯酸胶粘接在所述加强框上背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所述加强框上设置有第五连接孔,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焊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五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并设置螺母进行尾端固定。
可选地,所述金属连接板上用于与所述加强框粘接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凹坑。
可选地,所述舱门为碳纤维增强树脂,所述加强框包括拱形部和位于所述拱形部两侧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粘接于所述舱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07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防远光装置和防远光方法
- 下一篇:车辆用车门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