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无源、无线、感知、智能标识贴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70174.5 | 申请日: | 2017-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4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明;王成凤;赵明明;郭香静;白磊;王亭岭;王为术;母更鑫;张弓;芦杜阳;李秦月;刘宇建;王立文;候青青;严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9F7/00 | 分类号: | G09F7/00;H02S40/38;H01Q1/38;H01Q1/22 |
| 代理公司: | 41104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建芳 |
| 地址: | 4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无源 无线 感知 智能 标识 贴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无源、无线、感知、智能标识贴板,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发电薄膜层、标识层、电能存储层和功能层,且各个层之间绝缘设置。本发明通过外形呈柔性、薄片状的多层设置,通过四层具有不同功能的柔性层粘贴而成,可贴附于任何外形无突出变化的物体表面,类似于汽车的检验合格证标贴,但是却分别实现了正面可印刷显示发布信息,背面是柔性电路板,具有电源管理、感知和无线收发的功能,且正面与背面之间设置有柔性薄板超级电容器,整个装置由太阳能供电。本发明作为一种集柔性、无源、无线、感知、标示、传输特性于一体的产品,其应用领域广泛、使用方式便捷、绿色环保免维护的特点特色鲜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标识贴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无源、无线、感知、智能标识贴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物连网应用技术领域,各种各样的信息需要获取、处理和利用。而上述过程中均涉及到的技术内容包括信息的感知、检测、转换、传输与处理等诸多环节,从系统层次结构上可以分为上层数据处理与应用、中间管理与转换、底层节点感知与传输三个主要环节。而在底层节点感知与传输现有的技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首先,能够感知到相关信息并转换成对应物理参数;然后,尽量能够实现无线单向或双向数据传输;最后,感知节点的供电模式是否满足相应要求。所以如何集成设计感知、传输、供电是物连网末端技术的难点和关键,没有可靠、方便、免维护的传感节点技术,传感网络的应用将会遇到巨大的阻碍。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不依赖于常规有线供电或电池供电方式,以环境微能量采集转换技术提供节点供电方式,能够实现传感参数发送或双向数据传输功能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无源、无线、感知、智能标识贴板,能够不需要有线电源供电即可感知、无线收发、显示发布信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柔性无源、无线、感知、智能标识贴板,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用于发电的发电薄膜层、用于标识图文的标识层、用于对发电薄膜层产生电能进行储存的电能存储层和用于对电源进行管理以及进行信息感知和无线收发的功能层,且各个层之间绝缘设置;
所述的发电薄膜层为透明太阳能发电薄膜覆层,用于发电、透视和感知光线;
所述的功能层包括柔性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柔性电路板上的PCB天线、无线收发器、信号感知模块、控制器、和用于对上述各个负载供电进行管理的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的PCB天线通过无线收发器与控制器相连接,信息感知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透明太阳能发电薄膜覆层的输出端通过柔性导线连接电能存储层的输入端,电能存储层的输出端与功能层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的标识层上与发电薄膜层相接处面印刷有各种图案和或文字;
所述的电能存储层为薄片状柔性超级电容,所述的薄片状柔性超级电容由结构相同的上、下极板和填充设置在上、下极板之间的固态电解质材料构成,所述的上、下极板通过固态电解质材料对称设置;所述的上、下极板均包括三层,中间层为导电铜板,两侧中靠近固态电解质材料的一侧为基体表面聚合形成的聚苯胺包裹层,另一侧为聚酯薄膜层;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柔性无源、无线、感知、智能标识贴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源管理模块由电源管理芯片U1和升压控制电路芯片U2、第一反向保护二极管D1和第二反向保护二极管D2、第一可控开关K1和第二可控开关K2以及超级电容C构成,所述的升压控制电路芯片U2的输入端与透明太阳能发电薄膜覆层的输出端相连接,升压控制电路芯片U2的第一输出端与信息感知模块输入端相连接,第二输出端与第一反向保护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反向保护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一可控开关K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可控开关K1的另一端与薄片状柔性超级电容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反向保护二极管D2的正极与薄片状柔性超级电容的输入端相连接,且第二反向保护二极管D2与第二可控开关K2串联后并联在负载与薄片状柔性超级电容串联后电路的两端;所述的升压控制电路芯片U2的输出端之一与第一可控开关K1连接,升压控制电路芯片U2的另一输出端与信号感知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01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