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无源、无线、感知、智能标识贴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70174.5 | 申请日: | 2017-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4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明;王成凤;赵明明;郭香静;白磊;王亭岭;王为术;母更鑫;张弓;芦杜阳;李秦月;刘宇建;王立文;候青青;严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9F7/00 | 分类号: | G09F7/00;H02S40/38;H01Q1/38;H01Q1/22 |
| 代理公司: | 41104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建芳 |
| 地址: | 4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无源 无线 感知 智能 标识 贴板 | ||
1.一种柔性无源、无线、感知、智能标识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用于发电的发电薄膜层、用于标识图文的标识层、用于对发电薄膜层产生电能进行储存的电能存储层和用于对电源进行管理以及进行信息感知和无线收发的功能层,且各个层之间相互绝缘,外形呈柔性、薄片状的多层设置,通过四层具有不同功能的柔性层粘贴而成,尺寸大小和形状不限,可贴附于任何外形无突出变化的物体表面;
所述的发电薄膜层为透明太阳能发电薄膜覆层,用于发电、透视和感知光线;
所述的功能层包括柔性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柔性电路板上的PCB天线、无线收发器、信号感知模块、控制器、和用于对上述各个负载供电进行管理的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的PCB天线通过无线收发器与控制器相连接,信息感知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透明太阳能发电薄膜覆层的输出端通过柔性导线连接电能存储层的输入端,电能存储层的输出端与功能层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的标识层上与发电薄膜层相接处面印刷有各种图案和或文字;
所述的电能存储层为薄片状柔性超级电容,所述的薄片状柔性超级电容由结构相同的上、下极板和填充设置在上、下极板之间的固态电解质材料构成,所述的上、下极板通过固态电解质材料对称设置;所述的上、下极板均包括三层,中间层为导电铜板,两侧中靠近固态电解质材料的一侧为基体表面聚合形成的聚苯胺包裹层,另一侧为聚酯薄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柔性无源、无线、感知、智能标识贴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源管理模块由电源管理芯片U1和升压控制电路芯片U2、第一反向保护二极管D1和第二反向保护二极管D2、第一可控开关K1和第二可控开关K2以及超级电容C构成,所述的升压控制电路芯片U2的输入端与透明太阳能发电薄膜覆层的输出端相连接,升压控制电路芯片U2的第一输出端与信息感知模块输入端相连接,第二输出端与第一反向保护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反向保护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一可控开关K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可控开关K1的另一端与薄片状柔性超级电容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反向保护二极管D2的正极与薄片状柔性超级电容的输入端相连接,且第二反向保护二极管D2与第二可控开关K2串联后并联在负载与薄片状柔性超级电容串联后电路的两端;所述的升压控制电路芯片U2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可控开关K1连接,升压控制电路芯片U2的第二输出端与信号感知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柔性无源、无线、感知、智能标识贴板,其特征是:所述的信息感知模块包括有温湿感知模块、照度换算模块、光电接收模块和超低功耗单片机,所述的温湿度感知模块和光电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超低功耗单片机的输入端,超低功耗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照度换算模块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柔性无源、无线、感知、智能标识贴板,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粘贴吸附层,所述的粘贴吸附层设置在最下端且与功能层紧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柔性无源、无线、感知、智能标识贴板,其特征是:所述的透明发电薄膜在光照作用下发电后输出相应的电压,该电压经由电源管理模块处理后,一路作为能量供应提供电路板用电并将富余能量存储于超级电容器中,另一路作为光照强弱的检测信号提供照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柔性无源、无线、感知、智能标识贴板,其特征是:所述的聚苯胺包裹层的厚度为1~2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柔性无源、无线、感知、智能标识贴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固态电解质为聚乙烯醇与磷酸(PVA/H3PO4)复合物薄膜,厚度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01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