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厚件塑胶射出成型方法及其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70020.6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9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郑峻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城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4 | 分类号: | B29C45/04;B29C45/14;B29C45/32;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出成型 初胚模 成品模穴 初胚 厚件 成型模具 成品件 保压 模具 塑胶 冷却 塑胶件 包覆 产能 开模 射出 移入 成型 生产 | ||
1.一种厚件塑胶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下述步骤:
一模穴建置步骤,是在一成型模具同时建置至少一初胚模穴、一成品模穴,其中所述初胚模穴的厚度必须小于成品件厚度;
一第一次射出成型步骤,是同时对所述初胚模穴、成品模穴注入胶材,并成型至少一初胚件及一成品件;
一初胚件移入成品模穴步骤,是在所述成型模具开模后,将所述初胚件从所述初胚模穴移入所述成品模穴内,而所述成品件则脱离所述成型模具;及
一第二次射出成型步骤,是对所述成品模穴内的初胚件及所述初胚模穴同时进行射出包覆及射出成型,经合模保压与冷却后,同时生产出所述初胚件、成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厚件塑胶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胚件移入成品模穴步骤中的初胚件移动方式,通过人工或自动化装置为之。
3.一种厚件塑胶射出模具,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成型模具,包含有一动模侧及一静模侧,且在所述动模侧设有一凹槽,又在所述凹槽内底部设有一初胚模穴、一成品模穴、位于所述初胚模穴和所述成品模穴之间的一流道及一定位锥;及
一移动定位机构,包含一承板及其二定位孔,其中所述承板沉入所述动模侧的凹槽内,其中一定位孔得套入所述凹槽内的定位锥,又在所述承板对应所述初胚模穴、成品模穴设有二承托孔;通过其中一承板孔得以承托住已成型固化后的初胚件,且在开模后所述承板被人工或自动化装置顶出、旋转后,通过另一定位孔得套入所述定位锥后,再将所述初胚件移入所述成品模穴内,并再度射出成型,借以包覆所述初胚件于所述成品模穴内,而完成一成品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厚件塑胶射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胚件、成品件得设为热塑性工程塑胶,其包含有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HPE)、热塑性橡胶(TPE)、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PU)、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工业化液晶聚合物(LCP)、聚苯乙烯(PS)、聚醚醚酮(PEEK)或聚醚砜(PES)的塑胶原料;并且,所述成品件的最小厚度设为至少4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厚件塑胶射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侧的凹槽内的一边是初胚模穴,其另一边是可埋入初胚的成品模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厚件塑胶射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设为冷流道,其包含有一竖浇道与一横流道,而所述横流道设为一边流入所述初胚模穴,而另一边则流入所述成品模穴,又在流往所述初胚模穴的横流道上有一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另一边流往所述成品模穴的横流道上也设有一第二流量调节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厚件塑胶射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设为热浇道,包含有一热浇道与一横向热分流板,又所述横向热分流板一边流入所述初胚模穴方向后,再连接热浇道注入所述初胚模穴,另一边流入所述成品模穴方向后,再连接所述热浇道而注入所述成品模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厚件塑胶射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侧内设有所述自动化装置,而所述自动化装置包含有一驱动装置、一转轴,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得驱动所述转轴,又所述转轴接设于所述凹槽内承板所设二承托孔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厚件塑胶射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得设为以电动马达、回转缸、齿轮与齿条组或齿轮与链条组,借以驱动所述转轴及承板。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厚件塑胶射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侧、静模侧内设有一封闭循环冷却水路,各封闭循环冷却水路得对所述初胚模穴、成品模穴及其周围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城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城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00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现代化注射成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