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换型的限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7337.4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5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葛磊;苏建良;刘宗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可威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远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换型 限位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自动换型的限位工装,包括支撑线体、夹具底座、夹具本体、限位齿板、加强护板、切换驱动、顶升组件,支撑线体至少两根平行布置,夹具底座可滑动的装于支撑线体,顶升组件固设于夹具底座下部,夹具本体下部与顶升组件的顶升杆联接并设于夹具底座上部,夹具本体至少一侧上方设有与夹具底座或装配工位底座固接的限位齿板,限位齿板与夹具本体对应面设有凹槽,加强护板滑动设于夹具本体上侧面且与限位齿板相对并与切换驱动的驱动杆联接,加强护板与限位齿板对应面设与凹槽配合的凸齿,切换驱动与夹具本体固接,加强护板在切换驱动的驱动端带动下沿限位齿板长度方向移动。本发明能自动切换对不同高度零件进行限位、定位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切换对不同高度零件进行限位、定位效率高、定位准确的可自动换型的限位工装。
背景技术
柔性制造系统是由统一的信息控制系统、物料储运系统和一组数字控制加工设备组成,能适应加工对象变换的自动化。随着柔性化的发展,诸如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生产也逐渐采用柔性化制造,多样化的需求导致不同零部件需要在流水线上频繁的更换。在工业化的制造及装配过程中,为了保证制造及装配的精度及效率,一般都会采用必要的夹具对待制造及装配的零件进行定位。目前,装配定位或限位工装一般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大多一种限位工装只能对应一个规格的待装配零件,难以满足柔性化生产的需要。虽然也有一种限位工装对应多种待安装的零件,诸如在流水线的装配过程中,如果只是不同产品定位基准面的高低不同而导致待安装的零件高度不一致且需要频繁变换时(如图1和2),现有技术一般采用通过手工拔插限位块来更换限位高度,其不仅操作较为繁琐,而且更换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另外,现有技术中的限位结构在限位时,往往存在定位装置不稳,使得定位不准确。当然,也有采用诸如通过伺服电机来控制限位块的移动进行多规格限位或采用光栅尺辅助定位,但如此又会导致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切换对不同高度零件进行限位、定位效率高、定位准确的可自动换型的限位工装。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支撑线体、夹具底座、夹具本体、限位齿板、加强护板、切换驱动、顶升组件,所述支撑线体至少两根平行布置,所述夹具底座可滑动的安装于支撑线体上,所述顶升组件固定设置于夹具底座的下部,所述夹具本体下部与顶升组件的顶升杆铰接或固定连接并设置于夹具底座的上部,所述夹具本体至少一侧的上方设置有与夹具底座或装配工位底座固定连接的限位齿板,所述限位齿板与夹具本体的对应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加强护板滑动设置于夹具本体的上侧面且与限位齿板位置相对并与切换驱动的驱动杆联接,所述加强护板与限位齿板的对应面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凸齿,所述切换驱动与夹具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护板在切换驱动的驱动端带动下能沿限位齿板的长度方向移动。
本发明通过切换驱动加强护板,使得限位齿板和加强护板相配合形成齿牙交错切换,能在啮合及错位之间自动切换形成对不同高度的限位功能,从而使夹具本体在顶升组件驱动下能够自动形成不同的固定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待装配零件的夹持需求。因此,本发明具有自动切换对不同高度零件进行限位、定位效率高、定位准确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有焊接底板零件立体图;
图2为无焊接底板零件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4为图3之俯视图;
图5为图3之剖视图;
图6为图5之啮合状态局部放大视图;
图7为图5之错位状态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1-支撑线体,2-夹具底座,3-夹具本体,4-限位齿板,41-凹槽,5-加强护板,51-凸齿,52-导向腰孔,6-切换驱动,7-顶升组件,8-切换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可威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可威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73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