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草味瓜蒌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3572.4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6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辉;董玲;李卫文;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天和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5/00 | 分类号: | A23L25/00;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11321 | 代理人: | 王凝,李洪群 |
地址: | 231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草 瓜蒌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草味瓜蒌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瓜蒌子是瓜蒌的成熟种子,是传统的中药材。《本草纲目》记载,现代医学论证:瓜蒌子含有钙,镁,锌,铜,钠,锰,硼,蛋白质,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对癌细胞有控制作用,有滋补美容,健胃润肺,润肠通便,利压宽胸,养心安神等神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瓜蒌子已成为馈赠亲朋和旅游,休闲,茶余饭后的席前珍品,销售量逐年增大。
市售炒瓜蒌子品种多样,其中炒瓜蒌子因其良好的食用、保健价值,逐渐为大众认可,市售炒瓜蒌子多使用食品添加剂调味,如奶油味使用:鲜奶精、甜蜜素、香兰素、糖精钠、安赛蜜、麦芽糖、谷氨酸钠、薄荷油等;黑糖味:白砂糖、食用盐、赤砂糖、甜蜜素、安赛蜜、糖精钠、三氯蔗糖、叔丁基对二苯酚等。
目前市场上的瓜蒌子炒制品种普遍存在着易嗑性差、产品质量不稳定、品质差异大的问题,且受增味添加剂的影响,较易吸引蚊蝇等虫类的叮食,增加了病菌传播的几率,给食用者带来潜在的危害,并且很难长时间保存,大量食用时易出现上火、患口腔溃疡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草味瓜蒌子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瓜蒌子外观淡黄,容易嗑开,不易吸引蚊蝇等虫类的叮食,保质期长,食用时不易出现上火、患口腔溃疡等情况。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甘草味瓜蒌子的制备方法,以瓜萎子为原料,中草药、食盐为配料,经炒制后制成,所述的炒制瓜萎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炒制:用电炒机炒制瓜萎籽,加入食盐并加热,温度为170-190℃,每次炒熟时间为30-35分钟,炒至瓜蒌子内芯微黄;
(2)拌料:将炒熟的的瓜蒌子趁热过筛,筛去食盐,趁热与煮沸的中草药汁拌匀,每20重量份瓜蒌子混合1.2-1.5重量份中草药汁。
其中步骤(1)中的食盐与瓜蒌子重量比为(1-2)∶1。
其中步骤(2)中的中草药汁配比:1重量份中草药加水7-9重量份,用高压蒸煮锅熬煮1-1.5小时,得中草药汁,加0.75-1重量份食盐,溶解。
所述中草药包括甘草。
所述中草药以重量分数计,优选以下配方:
甘草100份,桑叶20-30份,金银花5-10份,麦芽10-20份,胖大海3-5份,淡竹叶2-5份,杭菊花10-15份。
所述中草药以重量分数计,最优选以下配方:
甘草100份,桑叶25份,金银花7份,麦芽17份,胖大海3份,淡竹叶4份,杭菊花10份。
本发明所用甘草优选内蒙甘草,甘草酸含量>5.0%。
本发明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甘草味瓜蒌子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精选:以瓜萎子为原料,按照粒形、籽粒饱满度进行批次选料,先使用筛选机过9毫米筛网筛选,筛去小籽;筛选后手工剔除瘪子、白子、畸形籽,精选后的瓜子千粒重约330g;
(2)炒制:用电炒机炒制瓜萎子,加入炒制食盐并加热,温度为180℃,每次炒熟时间为30-35分钟,每次炒子重量为20kg,食盐与瓜蒌子重量比值为2∶1,炒至瓜蒌子内芯微黄。
(3)拌料:将炒熟的的瓜蒌子趁热过筛,筛去晶盐,趁热与煮沸的中草药汁拌匀,每20kg瓜蒌子混合1.4kg中草药汁;
中草药汁配比:200g中草药加水1.75kg,用高压蒸煮锅熬煮1小时,加200g食盐,完全溶解,得中草药汁;
(4)冷却:混匀后立即将瓜蒌子摊开晾凉,紫外杀菌2次,每次10分钟,冷却瓜蒌子温度为10-20℃;
(5)检测:检测内容包括味道、水分、颗粒外形、卫生等;
(6)包装入库。
步骤(1)中所述的选料工序包括机械筛选分等级和手工选籽两个过程。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所制备的瓜蒌子外观淡黄,籽粒饱满、均匀,约160粒/50g,果壳皮薄,容易嗑开,一嗑三开,壳仁分离彻底,炒瓜蒌子富含油脂、氨基酸、蛋白质及维生素,富含钙铁锌硒等16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具有润肺化痰,润肠通便之功效。不使用化学添加剂,调味使用甘草等,甘草味甘甜,性平和,入心、脾、肺、胃四经具有泻火解毒、利咽之功效,补气消火,老少咸宜。
(2)炒制出的瓜蒌子不易吸引蚊蝇等虫类的叮食,保质期长,食用时不易出现上火、患口腔溃疡等情况,对咽炎患者有效。
本发明所用原料药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天和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天和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35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