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装置及边充边放电源路径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7341.2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5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邹伟华;罗华兰;黄诗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爱克斯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单元 供电单元 充电装置 路径管理 放电源 总电流 外部设备 充电电流 单元连接 电池充电 输出电流 演算 供电 检测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及边充边放电源路径管理方法,充电装置包括控制单元、调节单元、充电单元和供电单元。控制单元连接至调节单元、充电单元和供电单元,调节单元连接至充电单元;充电单元用于为电池充电;供电单元用于为外部设备供电;调节单元包括第二MOS晶体管和第三MOS晶体管;控制单元能够检测供电单元的输出电流Iout与充电单元的充电电流Ichg,通过一定的演算方法计算出输入总电流Iin,从而调节第二MOS晶体管和第三MOS晶体管的PWM占空比,进而调节Ichg,实现维持输入总电流Iin稳定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及边充边放电源路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充电装置以及移动电源,其实现边充边放功能是通过电池升压给输出USB口供电,然而,当用电设备电量消耗较大时,可能会出现充电装置的电量越充越少的现象,且由于进行了二次升压,充电装置整体的转换效率极低,发热也非常严重。另外,由于现有充电装置,在为外部设备供电时,是经通过电池放电来实现,即电池一边被充电一边又放电,这使得电池的寿命大大缩短。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其包括控制单元、调节单元、充电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至所述调节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和所述供电单元,所述调节单元连接至所述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用于为电池充电;所述供电单元用于为外部设备供电;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二MOS晶体管和第三MOS晶体管;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充电单元中电池的充电电流与所述供电单元的输出电流,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充电电流的值与输出电流的值调节所述调节单元中第二MOS晶体管和第三MOS晶体管的PWM占空比,以维持充电装置的输入总电流稳定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充电电流。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充电装置的边充边放电源路径管理方法,其过程为:检测充电电流以及输出电流的值;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充电电流的值与输出电流的值调节所述调节单元中第二MOS晶体管和第三MOS晶体管的PWM占空比,以维持充电装置的输入总电流稳定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充电电流。
本发明的充电装置及边充边放电源路径管理方法通过监测输出电流Iout与充电电流Ichg,通过一定的演算方法计算出输入总电流Iin,从而调节第二MOS晶体管和第三MOS晶体管的PWM占空比进而调节Ichg,可以维持输入总电流Iin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充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充电装置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USB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充电装置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三的充电装置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爱克斯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爱克斯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73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