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5121.6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1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02 | 分类号: | F01M1/02;F01M11/00;F01M11/03;F01M11/1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润滑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油底壳、机油冷却器、机油泵和用于对机油进行过滤的机滤盖总成,所述油底壳具有用于容纳机滤盖总成的机滤容置腔、将机油引导至机滤容置腔中的机滤进油道和让过滤后的机油通过的机滤出油孔,机滤进油道与所述机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本发明的发动机润滑系统,通过在油底壳上集成安装机滤盖总成的腔体和相应的油道,使得油底壳集成度高,节省发动机布置空间,提高发动机布置紧凑性,减轻发动机重量,而且能有效减小机油压力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润滑系统是传统内燃机重要的组成系统之一,除了常规的对各运动副进行润滑作用,润滑系统的作用还包括冷却、密封、清洁,另外润滑系统还能为某些用油部件提供动力来源。
发动机润滑系统一般包括油底壳、机油收集器、机油泵、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以及相关的油道等部件。现有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机油走向一般为先经过机油冷却器再经过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是布置于机油滤清器之前。而且机油冷却器和机油滤清器或者集成为机滤模块,或者两者单独布置在缸体上,需要的布置空间较大,发动机布置不紧凑,重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目的是提高发动机布置紧凑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油底壳、机油冷却器、机油泵和用于对机油进行过滤的机滤盖总成,所述油底壳具有用于容纳机滤盖总成的机滤容置腔、将机油引导至机滤容置腔中的机滤进油道和让过滤后的机油通过的机滤出油孔,机滤进油道与所述机油泵的出油口连通。
所述机滤盖总成插入所述机滤容置腔中且与所述油底壳为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机滤盖总成与所述油底壳为螺纹连接,机滤盖总成包括机滤盖本体和设置于机滤盖本体上的滤芯,滤芯的出油口与所述机滤出油孔连通。
所述机滤容置腔为圆形腔体,所述滤芯位于机滤容置腔中且与机滤容置腔同轴,滤芯与机滤容置腔的内圆面之间形成容纳待过滤机油的过滤空间。
所述机滤进油道为倾斜设置的斜油道,机滤进油道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滤芯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为锐角。
所述的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油底壳的油腔中且用于将所述机滤出油孔中流出的机油引导至发动机的缸体内所设的润滑油道中的机油管,机滤出油孔为竖直设置且与所述机滤容置腔的轴线相垂直的直油道,机油管的一端开口与机滤出油孔连通,机油管的另一端开口与缸体内所设的润滑油道连通。
所述机油管的一端插入所述机滤出油孔中,机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油底壳连接且机油管的该端开口位于所述缸体内所设的润滑油道的下方。
所述机油管的材质为铝。
所述缸体内所设的润滑油道包括与所述机油管连通且用于将机油引导至所述机油冷却器中的上缸体油道和用于接收经过机油冷却器冷却的机油的缸体主油道,上缸体油道为竖直设置。
所述油底壳还具有用于安装机油液位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孔和用于安装加注口盖带机油标尺总成的加注口盖安装孔。
本发明的发动机润滑系统,通过在油底壳上集成安装机滤盖总成的腔体和相应的油道,使得油底壳集成度高,节省发动机布置空间,提高发动机布置紧凑性,减轻发动机重量,而且能有效减小机油压力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发动机润滑系统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发动机润滑系统总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发动机润滑系统机油流向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51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