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粉石灰石的高固气比减湿脱硫共性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2526.4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3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康;苏琦;徐德龙;李辉;赵炜;郑伍魁;吴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1 | 分类号: | B01D53/81;B01D53/50;B01D53/9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石灰石 高固气 脱硫 共性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微粉石灰石的高固气比减湿脱硫共性方法,基于的系统包括:
用于存储微粉石灰石的物料缓冲仓;所述物料缓冲仓下设置气力活化系统,防止微粉石灰石板结、团聚造成的无法正常卸料;
用于存储循环脱硫灰的回灰缓冲仓;
用于对送入混料增湿系统的微粉石灰石和循环脱硫灰进行计量的计量系统;
用于对所述微粉石灰石和循环脱硫灰进行混合及增湿的混料增湿系统;
用于向所述混料增湿系统供水的水系统;
用于使混合增湿物料与烟气进行反应脱硫的高固气比反应器,所述高固气比反应器与混料增湿系统以及烟气管道连接;
与所述高固气比反应器的烟气出口连接的用于进行物料分离的初分离器和收尘系统,所述初分离器和收尘系统的物料出口与回灰缓冲仓连接;
以及,与所述收尘系统烟气出口连接提供动力的引风机;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微粉石灰石储存于物料缓冲仓内;
第二步:物料缓冲仓下设计量系统,对微粉石灰石进行计量,计量后进入混料增湿系统,同时进入混料增湿系统的还有循环脱硫灰及增湿水,在混料增湿系统内,物料充分混合及增湿;
第三步:增湿混和料经流化槽充分流化后进入高固气比反应器;
第四步:在高固气比反应器内物料和烟气成分混合,水分在热烟气作用下由液态变为气态,在颗粒表面形成一定的湿环境,SO2在此湿环境下与微粉石灰石反应生成脱硫石膏,达到脱硫的目的;
第五步:物料在高固气比反应器内反应后形成脱硫灰随烟气一起进入初分离器,在初分离器内部物料被分离进入回灰缓冲仓;部分物料随烟气一起进入收尘系统,经过滤、清灰后收集下来进入回灰缓冲仓;净化后烟气经引风机排入大气;
第六步:进入回灰缓冲仓的循环脱硫灰经仓下计量系统计量后进入混料增湿系统,与脱硫剂及水共同混合,至此工艺形成循环;
第七步:循环脱硫灰在回灰缓冲仓达到高料位时进行脱硫灰外排,形成最终的外排脱硫灰;
其中,所述微粉石灰石的平均粒度小于6µm,所述混料增湿系统中增湿后物料含水率控制在4~6%,进入高固气比反应器的烟气温度不低于150℃,出高固气比反应器的烟气温度不高于65℃,湿度不大于50%,所述高固气比反应器气内部粉尘浓度最高3000g/Nm3,所述初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为50~90%,最终外排脱硫灰水分不大于3%。
2.一种基于微粉石灰石的高固气比减湿脱硫共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存储微粉石灰石的物料缓冲仓;所述物料缓冲仓下设置气力活化系统,防止微粉石灰石板结、团聚造成的无法正常卸料;
用于存储循环脱硫灰的回灰缓冲仓;
用于对送入混料增湿系统的微粉石灰石和循环脱硫灰进行计量的计量系统;所述计量系统为可调节计量系统,计量方式为螺旋计量,或为密封皮带计量;
用于对所述微粉石灰石和循环脱硫灰进行混合及增湿的混料增湿系统;所述混料增湿系统为在线式混料增湿,过程连续;
用于向所述混料增湿系统供水的水系统;
用于使混合增湿物料与烟气进行反应脱硫的高固气比反应器,所述高固气比反应器与混料增湿系统以及烟气管道连接;
与所述高固气比反应器的烟气出口连接的用于进行物料分离的初分离器和收尘系统,所述初分离器和收尘系统的物料出口与回灰缓冲仓连接;
与所述收尘系统烟气出口连接提供动力的引风机;
以及,用于将所述混合增湿物料在送入高固气比反应器之前进行流化的流化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微粉石灰石的高固气比减湿脱硫共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槽为气力流化,流化后物料呈悬浮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微粉石灰石的高固气比减湿脱硫共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尘系统为袋式收尘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微粉石灰石的高固气比减湿脱硫共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式收尘器为双过滤覆膜袋式收尘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25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