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焙烧法从含铬钒渣中提取铬和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1972.3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7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杜浩;王少娜;刘彪;郑诗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02;C22B34/32;C22B34/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焙烧 含铬钒渣中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焙烧法从含铬钒渣中提取铬和钒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含铬钒渣与添加剂混合后进行焙烧,得到焙烧熟料;所述添加剂为钙源和钠盐的组合;将焙烧熟料用水进行浸出提铬,固液分离后得到含铬浸出液和富钒熟料;将富钒熟料进行浸出提钒,固液分离后得到含钒浸出液和尾渣。本发明通过在高温焙烧添加钠盐、钙源混合添加剂,实现了钒、铬的后续分步分离;同时避免了结窑、结圈现象的发生。本发明可实现钒铬的高效提取,尾渣中钒、铬的含量均在1%以下,同时有效解决了含铬钒渣钒铬分离难题,从源头实现钒、铬的分离,得到的浸出液易于后续制备得到钒、铬产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钒渣湿法冶金与钒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焙烧法从含铬钒渣中提取铬和钒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钒钛磁铁矿为我国重大特色多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我国已探明储量超过100亿吨,远景储量达300亿吨以上,主要分布在四川攀西(攀枝花-西昌)、河北承德和安徽马鞍山等地区。钒钛磁铁矿中钒、钛、铁、铬等多金属共生,资源综合利用价值很高,尤其是攀西地区近36亿吨高铬型钒钛磁铁矿(攀枝花红格矿)伴生有丰富的铬资源,其储量约为900万吨(以Cr2O3计),相当于我国已探明铬资源的80%,其中的铬含量甚至是钒含量的两倍。因为缺乏经济高效的钒铬共同提取技术,红格矿至今未能开发利用。
钒渣钠化焙烧是钒钛磁铁矿提钒的主流方法。钒钛磁铁矿经高炉或直接还原流程生产的含钒生铁,进一步通过选择性氧化铁水,使钒氧化后进入炉渣,得到钒含量较高的钒渣。在转炉吹钒过程中,因钒、铬性质相近,矿中的铬也一并氧化进入钒渣,得到含铬钒渣。含铬钒渣是进一步回收钒、铬的原料,由于钒、铬性质十分相似,从钒铬渣中如何经济有效地提取及分离钒、铬一直是红格矿综合开发利用的核心技术难题,也是制约红格矿能否大规模开发的主要因素。
含铬钒渣中钒以钒铁尖晶石结构存在,铬以铬铁尖晶石结构存在,在钒渣钠化焙烧提钒过程,钒铁尖晶石可在750-850℃焙烧条件下与钠盐反应生成钒酸钠,通过后续浸出钒进入液相。铬铁尖晶石的分解温度更高,在950-1150℃,在现有850℃钒渣提钒条件下,铬铁尖晶石基本不能被分解,铬基本不能回收,未利用的铬资源随尾渣废弃,极易造成二次污染。更重要的是,钒渣中二氧化硅含量达15-25%左右,高温焙烧过程以硅酸盐为主体成份的熔化玻璃体包裹在尖晶石周围,阻碍氧的传质、扩散和钒酸盐的生成,而提高反应温度将使焙烧料中的液相量显著增多,物料易粘结,致使反应传质效果变差并引起结圈结窑,甚至导致焙烧设备不能正常顺行。因此,受钒渣中硅含量高、钠盐产物熔点低的限制,难以通过提高温度的方法实现铬的回收。
CN101161831A提出了一种钒渣钙化焙烧的方法,与钠化焙烧工艺相比,钙化焙烧解决了钠化焙烧过程高盐氨氮废水污染问题,但钙化焙烧的焙烧温度仍然很高(600-950℃),且钒的回收率低(约80%),铬无法同步回收。
CN105112678A公开了一种钒铬渣提钒及尾渣还原磁选冶炼铬铁合金的方法,先将钒铬渣直接焙烧,酸浸提钒,酸浸所得含钒溶液加铵盐沉钒,产物用于制备五氧化二钒,酸浸所得含铬尾渣先用还原剂还原,然后磨细过筛,再将其弱磁选获得铁精粉,接着强磁选得到铬铁精粉,铁精粉返回高炉炼铁,铬铁精粉与还原剂、造渣剂熔融冶炼得到铬铁合金和炉渣,炉渣用于生产水泥或者建筑材料。该方法钒的浸出率可达99%、铬则几乎不被浸出(铬浸出率<0.5%),实现了钒、铬的高效分离。
CN103614566A公开了一种添加Na2CO3分步焙烧提钒铬的方法,第一步在700-850℃焙烧水浸得到含钒液,第二步在800-1050℃焙烧水浸得到含铬液。专利CN104178637B公开了一种第一段采用钙化焙烧-酸浸提钒,第二步采用钠化焙烧-水浸提铬的方法。此类方法钒和铬转浸率高、且便于钒和铬后续分离,但因浸出后要再次焙烧,焙烧-浸出反复操作的两段焙烧能耗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19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