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1015.0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4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杰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7/16;F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紫蓬镇繁华大道***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冷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冷却系统的功用是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內,既要防止发动机过热,也要防止发动机过冷,在发动机启动之后,冷却系统还应能使发动机迅速升温,尽快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传统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由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节温器、补偿水箱、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套等组成,水泵提高冷却液的压力使之在系统中循环,发动机冷却液循环路线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通过节温器进行调节,当发动机温度较低时,冷却液只在发动机内部进行小循环,不经过散热器直接回到水泵进口,以使发动机的温度较快的升到工作温度,发动机就工作温度达到正常温度后,冷却液开始进行大循环,冷却液经过散热器,同时,散热器风扇工作,加强对散热器的散热,使发动机保持在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节温器室由石蜡控制的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由于高温及工作环境的影响,节温器容易出现失效、控制精度下降等故障,导致发动机工作温度不正常,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功耗大、效率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发动机本体、温度传感器和发动机就控制单元,所述发动机本体的上放方设置有缸体进水管,且缸体进水管的上端固定有缸体出水管,所述缸体出水管的左侧上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所述大循环管位于电磁水阀的右侧,且大循环管的左侧下方设置有小循环管,所述小循环管与电磁水阀相互连接,且冷却风扇位于电磁水阀的左侧下方,所述电磁水阀与多管散热器相连接,且单管散热器通过缸体进水管与发动机本体相连接,所述发动机本体内部设置有蓄电池,且蓄电池与电源开关相互连接,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通过电源开关固定连接,且水温传感器位于发动机控制单元的左侧下方,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的右侧设置有三极管,且三极管的上方以及下方分别安装有继电器和电动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大循环冷却单元包括大循环管,其一端与缸体出水管连接,另一端经大循环管控制电磁水阀与多管散热器固定连接,并通过多管散热器连接到发动机本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小循环管的一端与缸体出水管相互连接,另一端经小循环控制电磁水阀与单管散热器连接,且单体散热器连接到发动机本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与水温传感器相互连接,且发动机控制单元与电磁水阀紧密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大循环冷却单元包括大循环管,其一端与缸体出水管连接,另一端经大循环管控制电磁水阀与多管散热器固定连接,并通过多管散热器连接到发动机本体内,这样设置有效提高了冷却冷却效率,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小循环管的一端与缸体出水管相互连接,另一端经小循环控制电磁水阀与单管散热器连接,且单体散热器连接到发动机本体内,增加冷却系统的稳定性能,使发动机的寿命大大提升,所述蓄电池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通过继电器的控制三极管从而控制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使之在不同的温度情况进行精细调节,从而达到提高冷却升温的效率,降低功耗,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与水温传感器相互连接,且发动机控制单元与电磁水阀紧密焊接,提高了温度感应灵敏度,增加了稳定性,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根据发动机内的实际温度情况,分别通过冷却单元和小循环冷却单元对发动机进行快速降温、冷却,使发动机能够尽快达到正常工作温度,不仅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而且大大降低了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执行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控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动机本体;2-缸体进水管;3-缸体出水管;4-温度传感器;5-大循环管;6-电磁水阀;7-电磁水阀;8-小循环管;9-冷却风扇;10-单管散热器;11-多管散热器;12-蓄电池;13-快关;14-继电器;15-三极管;16-电动风扇;17-发动机控制单元;18-水温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杰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杰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1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敞口通风段防洪挡水结构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泵油路及柴油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