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密砂岩储层孔隙油相动用率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0019.7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1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婷;刘传喜;孙建芳;蒲军;周宇;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24/08;E21B4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何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密 砂岩 孔隙 动用 分析 方法 | ||
1.一种致密砂岩储层孔隙油相动用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分别开展高压压汞实验和恒速压汞实验,获得致密砂岩岩心全尺度孔喉半径分布特征;
S20:根据全尺度孔喉半径分布特征,获得全尺度孔隙空间可动流体饱和度分布特征;
S30:根据可动流体饱和度分布特征,获得驱动压差为0.3Mpa-1.2Mpa范围内的分孔喉区间含油饱和度变化规律;
S40:根据分孔喉区间含油饱和度变化规律,获得驱动压差为0.3Mpa-1.2Mpa的范围内致密砂岩孔隙油相动用率;其中,
步骤S10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开展高压压汞实验,获得喉道半径大于2nm的喉道对应的孔喉体积分布特征;
S12:开展恒速压汞实验,获得喉道半径大于100nm的孔隙和喉道半径分布特征;
S13:对步骤S11和S12中的数据,以累计进汞饱和度相近的压力为拼接点进行合并,获得全尺度孔喉半径分布特征;
步骤S20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分别开展离心实验和核磁共振实验,获得不同离心力下致密砂岩岩心的可动流体饱和度变化规律;
S21:以全尺度孔喉半径分布为基础,获得不同的喉道区间可动流体饱和度分布特征;
步骤S30包括以下子步骤:
S31:分别开展岩心驱替实验和核磁共振实验,获得不同驱动压差下致密砂岩岩心水驱含油饱和度变化规律;
S32:结合不同的喉道区间可动流体饱和度分布特征,获得不同驱动压差下分孔喉区间含油饱和度变化规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油相动用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流体饱和度包括区间可动流体饱和度以及累积可动流体饱和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油相动用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高压压汞实验的最高进汞压力为350MP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油相动用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还包括消除表皮效应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油相动用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恒速压汞实验的最高进汞压力为7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油相动用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实验所采用的压力变化区间为20psi-400ps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00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