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机落震试验装置及全机落震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9969.8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9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金鑫;孙仁俊;张建刚;吝林;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机落震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1.一种全机落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支撑结构(1),所述支撑结构(1)用于支撑全机试验模型(2);
升降系统(3),所述升降系统(3)固定在所述支撑结构(1)上,所述升降系统与所述全机试验模型(2)连接,用于将所述全机试验模型从试验地面升起或将所述全机试验模型从空中放落;
测力平台(4),所述测力平台(4)固定在试验地面上,且对应所述全机试验模型(2)的起落架布置,用于支撑从空中放落的全机试验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机落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3)包含升降吊绳(31)、吊绳调节块(32)、电磁铁(33)及调节吊绳(34);所述升降吊绳(31)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电磁铁(33)与所述吊绳调节块(32)连接;所述调节吊绳(34)一端与所述吊绳调节块(3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全机试验模型(2)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机落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绳调节块(32)包含吸合部(321)和调节部(322),所述吸合部(321)用于与所述电磁铁(33)连接,所述调节部(322)上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相互垂直且在同一个平面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机落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吊绳(34)包含两根,其中一根调节吊绳穿过所述调节部上的一个通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全机试验模型的两翼;另一根调节吊绳穿过所述调节部上的另一个通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全机试验模型的机头与机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机落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机落震试验装置进一步包含花篮螺丝,每一根所述调节吊绳上均包含两个花篮螺丝,两个所述花篮螺丝分别设置在所述调节吊绳穿过的所述通孔的两端。
6.一种全机落震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支撑结构(1)为全机试验模型(2)提供支撑,将升降系统(3)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1)上,所述升降系统与所述全机试验模型(2)连接,利用所述升降系统(3)将所述全机试验模型从试验地面升起或将所述全机试验模型从空中放落;在试验地面上与全机试验模型(2)的起落架对应位置设置测力平台(4),所述全机试验模型(2)从空中自由落体至测力平台(4)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机落震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全机落震试验时,利用调节吊绳(34)连接所述全机试验模型(2)与吊绳调节块(32),通过调节吊绳(34)调节所述全机试验模型(2)的姿态;电磁铁(33)通过磁力吸住所述吊绳调节块(32);升降吊绳(31)与电磁铁(33)连接,动力机构用于将所述全机试验模型(2)拉高至试验高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机落震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一根调节吊绳连接所述全机试验模型的两翼,通过调整所述调节吊绳在吊绳调节块上的位置,调节全机试验模型的滚转角;利用另一根调节吊绳连接全机试验模型的机头与机尾,并通过调整所述调节吊绳在吊绳调节块上的位置,调节全机试验模型的俯仰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机落震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根调节吊绳通过在吊绳调节块上的位置通过锁紧螺栓固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机落震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花篮螺丝对全机试验模型的滚转角及俯仰角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99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