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低压热塑膜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8997.8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8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柱江;刘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间市精诚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6;C08L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理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3 | 代理人: | 刘岩 |
地址: | 06245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低压 热塑膜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为一种超薄低压热塑膜及其制备工艺,属于热塑膜技术领域。一种超薄低压热缩膜,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由45‑60%低压聚乙烯、30‑40%热缩膜专用聚乙烯、10‑15%的色母和辅料组成。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耐刺穿性好的超薄低压热缩膜。本发明采用低压聚乙烯作为主料(用量为45‑60%)生产热收缩膜,采用特定重量比的低压聚乙烯和热缩膜专用聚乙烯以及色母和辅料,解决了低压聚乙烯柔韧性差、收缩性差无法作为主料用于生产热收缩膜的缺陷,将低压聚乙烯作为主料用于热收缩膜的生产,且生产过程中不容易沾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塑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低压热塑膜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热收缩薄膜(简称收缩膜)采用急骤冷却定型的工艺法吹塑成型,这种骤冷的生产工艺是根据高聚物定向原理设计的,当树脂被完全塑化挤出成胚膜后,聚合物在玻璃化温度和黏流温度之间沿纵横两方向进行强制拉伸,使聚合物的分子链沿拉伸方向取向,这时将薄膜急骤冷却,将拉伸取向所产生的应变“冻结”。当薄膜重新加热到“解冻”温度时,就会产生应力松弛,也就是已定向的分子链发生解取向,此时,被迫出于紧张状态的拉伸链,则恢复到取向前松弛状态的折叠链,因此赋予收缩膜良好的收缩性能。尤其在包装行业,收缩膜以其质优价廉的特点,正在取代其他包装材料。
聚乙烯由乙烯聚合而成,根据密度的不同分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较软,多用高压聚合,又称高压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具有刚性、硬度和机械轻度大的特性,多用低压聚合,又称低压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可以做容器、管道,也可以做高频的电绝缘材料。
现有的热收缩膜多用热缩膜专用聚乙烯(LD163)、高压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制备,低压聚乙烯由于刚性较强,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般将其作为改善热缩膜性能的辅料使用,如CN104859948A公开的一种抗高冲击力聚乙烯热收缩膜采用茂金属聚乙烯、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和低压聚乙烯作为中间层,低压聚乙烯的用量为10-30%。未发现有文献报道低压聚乙烯作为生产热收缩膜主料使用,且低压聚乙烯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文献上也从未说明低压聚乙烯可作为主料生产热收缩膜。现有的聚乙烯热收缩膜存在生产成本较高,耐刺穿性相对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聚乙烯热收缩膜存在成本高、耐刺穿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耐刺穿性好的超薄低压热缩膜。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薄低压热缩膜,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由45-60%低压聚乙烯、30-40%热缩膜专用聚乙烯、10-15%的色母和辅料组成。
优选的,一种超薄低压热缩膜,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由55%低压聚乙烯、35%热缩膜专用聚乙烯、10%的色母和辅料组成。
优选的,所述超薄低压热缩膜由三层共挤或五层共挤而成。
所述三层共挤超薄低压热缩膜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按厚度百分比计算,外层:中间层:内层的厚度比为25-35%:35-45%:25-35%。
优选的,所述三层共挤超薄低压热缩膜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按厚度百分比计算,外层:中间层:内层的厚度比为30%:40%:30%。
所述三层共挤的各层厚度和重量根据使用用途、使用环境、使用季节不用而不同,在本发明的厚度和重量比例范围内根据需要调整,均可达到本发明的效果。
所述三层共挤超薄低压热缩膜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外层由低压聚乙烯70%、热缩膜专用聚乙烯20%和10%的色母和辅料组成;中间层由55%低压聚乙烯35%热缩膜专用聚乙烯和10%的色母和辅料组成;内层由低压聚乙烯40%和40%的热缩膜膜专用聚乙烯,20%色母和辅料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间市精诚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河间市精诚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89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