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件加工夹持旋转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5006.0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9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荣山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Q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803 浙江省丽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件 加工 夹持 旋转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件加工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零件加工夹持旋转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领域中涉及对零件加工时,通常会采用零件相关的夹持机械手来完成;通过夹持机械手辅助完成时,速度快、效率高、符合规模化加工生产。目前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零件加工设备。
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1220482040.0 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待加工零件加工用的旋转装置。该旋转装置包括:支撑部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柱;以及旋转部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柱上,其中,旋转部件的上端形成用于承载待加工零件的承载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装置具有设置在支撑部件上的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的上端具有用于承载待加工零件的承载部。
专利号CN201410858167.1的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孔型零件加工装置,包括动作臂、转盘,其特征是:在转盘外圆端面上等间隔的开有韧具卡孔,在转盘上表面开有与联通韧具卡孔的退刀孔,转盘用销轴与动作臂的一端连接,在动作臂的另一端连接有锥柄;在转盘的下表面的同一圆周上等间隔的设有定位孔,在动作臂上开有销孔,销孔中设有定位插销,定位插销上部设有锥形销头、尾部设有手柄,在定位插销的销杆上套有弹簧,弹簧位于销头和动作臂上表面之间。
专利号CN201620321056.1的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压缩机零件加工的旋转定位装置,包括滑道机构、横移机构、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夹取机构和感应机构,横移机构包括横移主板,横移主板连接在滑道机构上,横移主板的前端设置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下端连接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上连杆、上支撑板、下连杆、下支撑板、旋转马达、第一气缸、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升降机构下端通过上连杆连接上支撑板,第一气缸设置在上支撑板上,上支撑板下端通过下连杆连接下支撑板,所述旋转马达、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设置在下支撑板上,下支撑板下方设置夹取机构和感应机构,该定位装置可满足全部压缩机机种的上料工作,且上料角度可通过旋转的定位销位置进行调节。
然而,在对小零件加工时,现有的大型夹持装置无法使用;而且现有的一些大型夹持装置由于自身体积较大,转动及控制起来相当不便,因而使用起来时十分不灵活,故不能满足小零件加工的具体要求。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零件加工夹持旋转控制装置,本装置改进后包括旋转台、转动及支撑机构、机械夹持手升降及支撑机构三部分。其中,旋转台的作用是通过内部电机的转动来带动旋转台面旋转,使其带动其上的转动及支撑机构和机械夹持手升降及支撑机构整体转动,通过转动使其机械夹持手位于待夹零件的上方;
其中,所述转动及支撑机构的作用是通过转动电机的转动,由转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大转动齿轮转动;同时大转动齿轮通过传动带带动小转动齿轮转动;因此本发明通过旋转台可实现旋转部件360°旋转,可以高效、便利地实现待加工零件的夹持,提高了工作范围和效率。
其中,对于机械夹持手升降及支撑机构来讲,由于小转动齿轮通过转动及升降轴能够带动机械夹持手转动,因此本发明对应的机械夹持手在夹持零件之前可随意调整夹持角度。
在机械夹持手夹持零件之前或夹持住零件以后,均可由机械夹持手升降气缸通过升降的方式带动机械夹持手作上、下移动,因此本发明能够将零件夹持到不同位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零件加工夹持旋转控制装置,:所述零件加工夹持旋转控制装置包括旋转台、转动及支撑机构、机械夹持手升降及支撑机构;
所述转动及支撑机构包括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固定板、机构下固定板、大转动齿轮、机械夹持手升降及支撑机构上固定板、机械夹持手升降及支撑机构下固定板;其中,转动电机固定板和机构下固定板通过多根立柱连接固定,使其转动电机固定板和机构下固定板之间留存有设置大转动齿轮的空间,所述转动及支撑机构通过机构下固定板安装在旋转台上;所述转动电机按照转动端向下的方式固定在转动电机固定板上;转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大转动齿轮连接;机械夹持手升降及支撑机构上固定板和机械夹持手升降及支撑机构下固定板之间通过中部的连接部分形成整体;
所述机械夹持手升降及支撑机构上固定板和机械夹持手升降及支撑机构下固定板的右端分别形成大圆形端孔;左端分别形成小圆形端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荣山,未经吴荣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50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级马达专用耐高温线圈
- 下一篇:烟花(巨型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