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类标注的法律推荐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4373.9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3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钟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越富嘉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3 | 分类号: | G06F16/33;G06F16/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类 标注 法律 推荐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分类标注的法律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
S2、对法律条文数据库进行预处理,用于对规范性文件中条文进行分类标注;根据识别结果调整法律推荐策略;根据选择的法律推荐策略进行法律推荐;
S3、将法律推荐结果向用户显示;
所述步骤S1包括:
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得到识别结果,所述识别结果包括:
起诉方、被诉方、中立方;
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子步骤:
S20、将法律条文数据库中规范性文件按照效力等级和地域进行划分得到规范文件的效力属性以及地域属性;并对规范性文件的条文进行关键词标注;并提取规范性文件的实质条文运用的大/小前提范式,根据实质条文运用的大/小前提范式获得各规范性文件的实质条文的关联关系;在法律条文数据库中建立规范性文件与其效力属性、地域属性、实质条文运用的大/小前提范式、关联关系对应关系表;
S21、接入判例数据库;获取判例并加入本地;
S22、将本地案例数据库中判例按照审判级别,得到第一效力案例、第二效力案例、第三效力案例、第三效力案例、第四效力案例;
S23、将第一效力案例、第二效力案例、第三效力案例、第三效力案例、第四效力案例按照区域划分为直接案例数据库、参考案例数据库;
S24、对直接案例数据库、参考案例数据库中案例进行著录项目信息提取,并建立著录项目信息与使用规则的映射关系;
S25、获取用户的身份识别结果,根据用户的身份识别结果确定使用规则信息;
S26、获取用户提供的上传信息;从用户提供的上传信息中提取关键值信息;
S27、根据确定的使用规则信息在直接管理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判断是否具有匹配的著录项目信息,在匹配到著录项目信息时,跳转到步骤S29;否则跳转到步骤S28;
S28、根据确定的使用规则信息在参考管理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判断是否具有匹配的著录项目信息,在匹配到著录项目信息时,跳转到步骤S29;
S29、根据匹配到的著录项目信息从法律条文数据库中对应关系表匹配获得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与其效力属性、地域属性、实质条文运用的大/小前提范式、关联关系;根据步骤S26中关键值信息、匹配到的著录项目信息通过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并根据获得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与其效力属性、地域属性、实质条文运用的大/小前提范式、关联关系对计算结果进行扩展;
所述步骤S29包括:
获取权值标定后的实例对比模型以及匹配到的著录项目信息;
获取匹配到的著录项目信息对应的包含七维参数的对比举证模型;
根据选择的法律推荐策略对权值标定后的实例对比模型以及匹配到的七维参数的对比举证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法律推荐条目;
根据匹配到的著录项目信息从法律条文数据库中对应关系表匹配获得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与其效力属性、地域属性、实质条文运用的大/小前提范式、关联关系,并根据获得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与其效力属性、地域属性、实质条文运用的大/小前提范式、关联关系对得到法律推荐条目进行扩展;所述根据选择的法律推荐策略对权值标定后的实例对比模型以及匹配到的七维参数的对比举证模型进行计算包括:
通过识别权值标定后的实例对比模型以及匹配到的七维参数的对比举证模型中各个分隔符,获取各个单个信息;
通过结合推断模型参数对七维参数的对比举证模型的第一证据参数、第二证据参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接受或不接受;并计算权值标定后的实例对比模型中第一证据参数、第二证据参数与七维参数的对比举证模型的第一证据参数、第二证据参数的相似距离值;
通过相似距离值以及评价结果对匹配成功的案例进行相关度排序,并且通过级别参数对排序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参考度排名序列;根据结果参数对进行了参考度排名序列的案例进行风险标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类标注的法律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4包括:
直接案例数据库、参考案例数据库中案例进行著录项目信息提取,生成包含七维参数的对比举证模型,七个特征参数依次包括案由参数、第一证据参数、第二证据参数、证据强度参数、推断模型参数、级别判断参数、结果参数;建立对比举证模型与案例的映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越富嘉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越富嘉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437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断裂单面电路板的自动印刷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印刷机的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