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层建筑物的双重自提升式外爬架及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2511.X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8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辉;姚鹏万;侯景强;曾小兵;陆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E04G3/32;E04G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灵灵;朱丽岩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建筑物 双重 提升 式外爬架 应用 方法 | ||
1.一种超高层建筑物的双重自提升式外爬架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道外爬架(1)和第二道外爬架(2),所述第一道外爬架(1)位于第二道外爬架(2)的上方,所述第一道外爬架(1)和第二道外爬架(2)均包括爬架系统、支撑系统和爬升系统,所述爬架系统通过支撑系统附着在超高层建筑物外围,并通过爬升系统向上爬升;
所述爬架系统包括主框架和设在主框架内部的龙骨板(4)和刚性支架(5),所述主框架包括内排竖龙骨(6)和外排竖龙骨(7),所述龙骨板(4)和刚性支架(5)竖向间隔设于内排竖龙骨(6)和外排竖龙骨(7)之间;
所述爬升系统包括设于外排竖龙骨(7)外侧的导轨(8)和电动葫芦(9),还包括设有电动葫芦(9)上吊点的上承重梁(10)和设有电动葫芦(9)下吊点的下承重梁(11),所述电动葫芦(9)同时固定在上承重梁(10)和下承重梁(11)上;
所述支撑系统包括固定在楼板(3)上的悬挑梁(13),所述悬挑梁(13)的悬挑端与导轨(8)固定,所述悬挑端与导轨(8)之间设有可调斜撑(12);
所述爬升系统的上承重梁(10)和下承重梁(11)水平设在内排竖龙骨(6)和外排竖龙骨(7)之间,内排竖龙骨(6)与导轨(8)连接,由此,所述爬架系统、支撑系统和爬升系统三者连接固定;所述第一道外爬架(1)防护高度四层半,所述第二道外爬架(2)防护高度三层半;所述第一道外爬架(1)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五步龙骨板(4),第二道外爬架(2)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四步龙骨板(4),所述龙骨板(4)与每层楼板(3)对应设置,所述龙骨板(4)上设有翻板(14),所述翻板(14)另一端盖设在楼板(3)上;所述上承重梁(10)和下承重梁(11)设于自下而上数起的第一步龙骨板(4)和第三步龙骨板(4)之间;所述悬挑梁(13)通过高强螺栓(15)与楼板(3)固定;
双重自提升式外爬架的应用方法:
步骤一,拼装第一道外爬架(1):在超高层建筑物主体外围拼装第一道外爬架(1),并跟着主体施工进度向上提升,第一道外爬架(1)向上提升的过程不封堵楼板(3)上用于高强螺栓(15)穿过的预留孔;
步骤二,拼装第二道外爬架(2):利用第一道外爬架(1)留下的未封堵的预留孔拼装第二道外爬架(2),并利用第二道外爬架(2)对超高层建筑物主体结构进行装修,相应地,不封堵用于高强螺栓(15)穿过的预留孔,同时第一道外爬架(1)继续向上施工超高层建筑物主体结构;
步骤三,降下第一道外爬架(1)和第二道外爬架(2):待超高层建筑物主体结构封顶后,第一道外爬架(1)开始下降并利用其装修超高层建筑物主体结构,直至与第二道外爬架(2)会和,此时超高层建筑物主体结构装修完毕,双重自提升式外爬架利用预留孔一起向下降,下降的同时封堵已通过的预留孔;
步骤四,拆除双重自提升式外爬架:待双重自提升式外爬架下降至裙楼面时,采用人工配合汽车吊拆除,至此,双重自提升式外爬架对超高层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完毕;
或者第一道外爬架(1)到顶后,停在顶上做屋面结构,第二道外爬架(2)上升过程中做外墙的砌筑 抹灰,一直到顶,然后第二道外爬架(2)下降到一半高度,和依然在顶部施工的第一道外爬架(1)同 时开始下降做外墙装修,每套外爬架负责一半高度,第一道外爬架(1)到底后拆除,第二道外爬架(2)下降到一半时,也完成施工任务,再沿预留位置下降到底进行拆除,至此,双重自提升式外爬架对超高层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25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