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型材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40421.7 | 申请日: | 2017-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9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 发明(设计)人: | 武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万之景门窗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1/02;C22F1/04;C09D201/00;C09D175/04;C08L9/00;C08K3/22;C08K3/36;C08K13/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张浩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铝合金型材,包括铝合金基材、保护层、色漆涂层和清漆涂层,所述铝合金基材表面涂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表面涂有色漆涂层,所述色漆涂层表面涂有清漆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基材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
铬10-15份,镍10-15份,硅5-10份,铁0.5-1份,锰1-2份,镁1-2份,锌1-2份,钛0.5-1份,铅0.1-0.3份,镉0.01-0.03份,其余为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漆涂层中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树脂35-40份,单体20-25份,光引发剂4-6份,稀释剂25-30份,流平剂0.5-1份和色精2-3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漆的制备方法为:
(1)将光引发剂和稀释剂混合后得到含有光引发剂的溶液;
(2)向步骤(1)制备所得含有光引发剂的溶液中加入单体,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液;
(3)在搅拌状态下,向步骤(2)制备所得混合液中加入树脂,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流平剂和色精,搅拌至均匀后,得到所述色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漆涂层中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水性树脂50-70份,水性消泡剂0.1-2.0份,水性增稠剂0.5-4.0份,水性流平剂1-3份,助溶剂1-8份,水性润湿剂0.1-2份和去离子水2-10份,水性聚异氰酸酯分散体15-25份和溶剂2-7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性树脂,水性消泡剂,水性增稠剂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并混合均匀;
(2)将水性流平剂,水性润湿剂,助溶剂和去离子水依次加入上述组分中,并搅拌均匀,制备出组分A;
(3)将水性聚异氰酸酯树脂,溶剂和去离子水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并搅拌均匀,制备出组分B;
(4)将组分A和组分B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清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包括顺丁橡胶20-50份,填充剂20-50份,塑化剂1-2份和偶联剂1-3份;
其中,所述填充剂为二氧化锰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所述偶联剂为异丙基三油酸酰氧基钛酸酯,所述塑化剂为二乙二醇二间甲基苯甲酸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0-20μm,所述清漆涂层的厚度为30-50μm,所述的色漆涂层的厚度为50-70μm。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铝合金坯料投入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炉内温度控制在790-810℃,用细化剂进行细化处理,将炉内温度调至740-780℃,采用精炼剂进行精炼处理,扒渣,保温0.5-1h,缓慢冷却至室温,得到铝合金棒料;将铝合金棒料置入加热炉中,以20-30℃/min的速度升温至430-450℃,保温5-6h,逐步降温至室温,连续重复前述步骤,最后取出空冷;
(2)将经过步骤(1)处理所得的铝合金棒料去除表面油污、机械碰伤的缺陷后,放入挤压成型机的模具中进行挤压成型,挤压速度为2.0-2.6m/min,得到所述铝合金基材;
(3)对步骤(2)中得到的铝合金型材采用喷水和浸水冷却淬火,使制品快速冷却至180-200℃,保温7-8h;
(4)对经过步骤(3)处理的铝合金型材采用静电喷涂法依次喷涂保护层、色漆涂层和清漆涂层,制得所述铝合金型材,每一涂层喷涂完成后,均需将铝合金型材转入170-200℃温度的烘箱中,烘烤20-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万之景门窗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万之景门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04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