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手按键压力精准控制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9323.1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6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方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3/08 | 分类号: | B25J13/08;B25J19/00;B25J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手 按键 压力 精准 控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按键压力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手按键压力精准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与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带有触摸屏的产品越来越广泛,消费者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高效、自动的实现对触摸屏灵敏度的检测,对电子产品生产厂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基本上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几种中触摸屏测试方案均有自己的缺陷:
人工检测:
人工检测灵敏度的研发成本最低,但是人力成本高。除此之外,人力检测还面临一个重复性的问题。电子产品研发试验阶段,需要反复的对触摸屏进行定点定时定力度的按压、灵敏度测试和曲线轨迹触发检测,往往要求位置重复精度0.5mm,压力控制在±0.5N甚至更高要求。这些要求人工是无法实现。
机械手自动检测:
目前已经有部分厂家退出了自动检测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是在机械手的前端放置一个触摸屏专用笔进行检测。这种方案可以解决人工检测中的部分问题:定时按压的问题。机械手由软件控制,能够很好的对时间和位置进行控制。对定点和定力度的灵敏度测试和曲线轨迹触发检测也有较大的改善,但是往往离真正需要的精度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的问题是:前段的笔头为普通消费使用的笔头。这种笔头的特点是非常软,主要是满足日常的操作,它的形变及其灵敏度本身没有按照检测设备级别进行控制,切无法实时反馈压力的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手按键压力精准控制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手按键压力精准控制机构,包括连接机构和按键机构,所述连接机构采用连接杆,所述按键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金属固定块、支撑杆和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支撑杆上端,且所述压缩弹簧上端设置在连接杆下端,所述支撑杆下端设有金属固定块,所述金属固定块通过螺纹连接底部的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与按键机构通过调节螺丝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上还设有小信号放大芯片,所述小信号放大芯片包括运算放大器、两级场效应宽带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B一端和电容B一端,电容B另一端接地,电阻B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A一端和电容A一端,电容A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的另一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C一端和电阻D一端,电阻C另一端连接电容D一端并接地,电阻D另一端和电容D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两级场效应宽带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电容E一端,电容E另一端连接电阻F一端,电阻F另一端连接两级场效应宽带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两级场效应宽带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还连接电阻G并接地,两级场效应宽带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电阻E一端,电阻E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还包括电容F、电容G、电容H,电容F一端、电容G一端、电容H一端分别接电源端,电容F另一端、电容G另一端、电容H另一端均接地。
优选的,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键机构向下移动,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后将压力信号发送至小信号放大芯片,小信号放大芯片对信号立即放大并发送;
B、系统接收到指令后,将控制指令发送至机械手;
C、机械手接收指令后控制按键机构的下压力度;
D、通过压缩弹簧的负反馈作用,实现精准压力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利用压缩弹簧的负反馈作用,降低了纯刚性结构位移误差引起的压力变化影响,从而可以精准控制,且集成了压力传感器,其实际压力可以监控;另外,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上设有小信号放大芯片,其反应灵敏,实现对微弱信号进行放大、且失真度低,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小信号放大芯片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方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市方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9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交互的智能健身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高效剃毛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