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发动机链轮室壳体装配检测的MES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8189.3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8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郑彬;赵永廷;李浩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王贵君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动机 链轮 壳体 装配 检测 mes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发动机链轮室壳体在装配检测工序中进行实时监控、工序防错、班组管理、物料管理以及产品装箱打码的MES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快速发展,行业对产品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生产企业对MES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利用传统MES系统进行系统监控,能够完成从原件的物料管理到产品的生产监控,再到产品的装箱出库的全部流程,在整个流程中也能够对产品经过的工位设备、生产数据、质量情况、工序执行时间等信息进行记录,现场的工作人员能够实时查询这些数据并根据需求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对当前生产线的生产进度、产品的质量情况进行整体把控,而在汽车配件生产领域中,完成部分工件装配检测工序的多台设备仍停留在单机自动化阶段,不能进行联网汇总数据。
对于发动机链轮室壳体产品来说,经过冲压得到的原始工件还要经过拧紧、压装、检漏等多道装配检测工序,工序的执行顺序有严格要求,且要求不能有不合格工件被装箱,因此当前的装配检测工序以及最终的装箱出货流程就存在如下问题:
1.工件自身的二维码、二维码评级及其在各个工序的生产数据在设备工控机上不能实时显示;
2.工件在各个工序的生产数据不能实时采集存储,无法获取工件加工不合格的数据信息;
3.工件在各个工序是否完成合格只能通过单机判定,前序加工不合格的工件容易流到后面的工序;
4.经过冲压过后得到的成型工件还需要进行拧紧、压装、检漏等多道工序,在装配检测过程中会存在由于漏操作导致的工件跳序现象发生;
5.虽然每个工件都有唯一的二维码,但是在没有进行数据汇总的情况下,无法对其生产数据、生产完成情况、工件合格情况进行查询;
6.缺乏对生产数据导出进行后续分析的功能模块;
7.缺乏利用扫码枪对工件进行扫码查询的功能模块;
8.缺乏利用扫码枪对工件进行扫码装箱并完成自动打印装箱条码的功能模块。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链轮室壳体装配检测的MES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链轮室壳体装配检测的 MES系统,包括若干个用于单机设备的下位机生产监控模块和将若干个用于单机设备的下位机生产监控模块获得的数据进行汇总的上位机综合管理模块。
进一步,所述上位机综合管理模块包括扫码检测单元、类别防错单元、扫码装箱单元、查询导出单元、备料检测单元、物料配送单元和班组管理单元;所述扫码检测单元,通过工件条码自动识别工件及其加工情况;所述类别防错单元,防止多种类型工件混装;所述扫码装箱单元,在装箱模式下完成扫码-装箱-打箱码流程;所述查询导出单元,依据条码查询生产、装箱信号;所述备料检测单元,检测查当前备料的情况;所述物料配送单元,提示工作人员进行原始配料供应;所述班组管理单元,分时段进行工作人员排班设置。
进一步,所述下位机生产监控模块包括拧紧系统监控模块、压装系统监控模块、第一检漏系统监控模块以及第二检漏系统监控模块;所述拧紧系统监控模块、压装系统监控模块、第一检漏系统监控模块以及第二检漏系统监控模块都包括如下单元:扫码识别单元、IO控制单元、前序判别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数据保存单元;所述扫描识别单元,自动识别工件的条码;所述IO控制单元,利用通信控制IO板卡进而决定设备是否动作;所述前序判别单元,判断工件前序加工情况;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获取工件的生产信息;所述数据保存单元,保存工件完成工位操作后、完成时刻、操作设备参数、生产参数。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能够对工件在最后的装配检测工序进行生产状态的实时监控,每个工件在各工序的完成情况以及好坏信息均可在上位机进行查询分析,MES系统有助于使用者进行生产查询,提高装箱效率,降低产品出错率。一旦发现问题还可以进行产品追溯,查找问题源头,提高生产准确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硬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81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