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砖柱加固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7097.3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1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叶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长青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固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砖柱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施工步骤包括:(1)使砖柱处于卸载状态;(2)砖柱横向灰缝预埋U形预埋件;(3)将钢垫板插入砖柱竖向灰缝,钢垫板外侧焊接垫钢筋,形成转向钢块;(4)离砖柱端头250~300mm处设置角钢;(5)挂设预应力筋;(6)用锚具将预应力筋初步固定在角钢,进行第一次通电加热;(7)喷射膨胀混凝土;(8)在喷射混凝土45min后进行第二次通电加热;(9)在喷射混凝土12个小时后进行第三次通电加热;(10)将钢缀板与U形预埋件进行焊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固施工方法,特别涉及砖柱加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砖柱承载力不够时要进行加固,传统的加固方法是加大截面法,由于原有的结构体处于受力状态,已经产生应力应变,而后加的结构体没有应力应变,导致原有的结构体和后加的结构体应力应变不协调,造成后加的结构体与原有的结构体难以形成整体。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对后加的结构体施加一定预应力,使其产生应力应变,有利于原有的结构体和后加的结构体协调受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砖柱加固施工方法,解决砖柱承载力不够时要进行加固效果不好的问题。
砖柱表面清理粉刷砂浆后挂设两根预应力筋,预应力筋直径为18~25mm,预应力筋中间段为垂直布置,预应力筋中间段长度为0.45~0.55倍砖柱高度,两根预应力筋间距根据砖柱断面进行确定,当砖柱截面长度为250mm,两根预应力筋间距为60mm;当砖柱截面长度为300mm,两根预应力筋间距为75mm;当砖柱截面长度为350mm,两根预应力筋间距为90mm;当砖柱截面长度为400mm,两根预应力筋间距为100mm;当砖柱截面长度为450mm,两根预应力筋间距为110mm;当砖柱截面长度为500mm以及以上时,两根预应力筋间距为120mm。预应力筋垂直段变为斜向段的转折部位设置转向钢块,转向钢块由钢垫板和垫钢筋组成,钢垫板厚度为10mm,垫钢筋为直径12~14mm的圆钢,垫钢筋与预应力筋接触部位根据预应力筋转折弧度进行打磨,使预应力筋转折后与垫钢筋接触为面接触。钢垫板插入砖柱竖向灰缝,离砖柱端头250~300mm处设置角钢,角钢插入砖柱横向灰缝,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通过锚具固定在角钢。预应力筋外面设置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采用膨胀混凝土,膨胀混凝土强度为C30或者以上,厚度为25~35mm,膨胀混凝土外面设置钢缀板,钢缀板与埋设在砖柱内U形预埋件焊接,钢缀板宽度为150~200mm,通过钢缀板包裹喷射混凝土使加固混凝土处于三向应力状态,对加固结构提早发挥力学作用有很大的效果,钢缀板设置间距与加固混凝土的应力发挥有很大的关系,为此进行大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钢缀板设置间距。表1为砖柱截面长度为400mm时钢缀板设置间距与加固混凝土的应力发挥系数情况,表中砖柱截面为正方形,加固混凝土的应力发挥系数是指在上部荷载下加固混凝土承载应力与极限应力的比值。根据表1结果,随着承载力的增加,加固混凝土的应力发挥系数会有所提升,在钢缀板设置间距大于550mm时应力发挥系数降低较大,而当钢缀板设置间距小于500mm时应力发挥系数变化不大。故砖柱截面长度为400mm时,钢缀板设置间距为大于500mm且小于或等于550mm。表2为砖柱截面长度为450mm时钢缀板设置间距与加固混凝土的应力发挥系数情况,根据表2情况,当砖柱截面长度为450mm时,钢缀板设置间距为大于550mm且小于或等于600mm。依次试验确定:当砖柱截面长度为500mm时,钢缀板设置间距为大于600mm且小于或等于650mm。当砖柱截面长度为550mm或大于550mm时,钢缀板设置间距为大于650mm且小于或等于700mm。当砖柱截面长度为350mm或小于350mm时,钢缀板设置间距为大于或等于450mm且小于或等于550mm。
表1为砖柱截面长度为400mm时钢缀板设置间距与加固混凝土的应力发挥系数情况
表2为砖柱截面长度为450mm时钢缀板设置间距与加固混凝土的应力发挥系数情况
施工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长青,未经叶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7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