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豆奶的泡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7069.1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7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国;孟海鹏;李小俊;温文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达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11/10 | 分类号: | A23C11/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奶的加工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豆奶的泡豆工艺。
背景技术
豆奶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及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与牛奶相近。豆奶中不含有乳糖,而牛奶中还有乳糖,而乳糖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才能被人体吸收,但是我国多数成年人缺乏乳糖酶,患有“乳糖不耐症”,这也是多数人喝牛奶会腹泻的主要原因。
另外,豆奶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大豆异黄酮和卵磷脂等数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具有降低人体胆固醇、防止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功效,还具有增强免疫、延缓基体衰老的功能。所以豆奶营养丰富适合作为早餐奶,且豆奶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民体质。且大豆中含有脂肪氧化酶,当大豆被研碎后,其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发生脂肪氧化反应,进而产生有豆腥味的物质。
传统豆奶的加工工艺未能有效控制豆腥味物质的产生,通常是在豆腥味物质产生后再通过加热法、加化学试剂法或者酶法等加工方式进行脱腥处理,工艺较为繁琐,甚至会造成大豆中其他营养成分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产品加工口感,特别是抑制豆腥味物质产生的泡豆工艺。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豆奶的泡豆工艺,所用的泡豆设备包括恒温泡豆罐、恒温加热装置和恒温贮水罐,三者之间通过管道相应相连通连接在一起,所述恒温加热装置连接于所述恒温泡豆罐和所述恒温贮水罐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恒温泡豆罐外设有氮气供给装置,该氮气供给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恒温泡豆罐相连通连接;
其泡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水加热:打开供水源与恒温贮水罐之间的管道通路,往恒温贮水罐内注入纯净水,打开水泵,同时打开蒸汽源与恒温加热装置之间的管道通路,对恒温贮水罐中的水进行加热至泡豆所需的温度;
(2)泡豆:通过进料口往与通过管道系统与恒温贮水罐相连通连接的恒温泡豆罐内进料,且根据泡豆的豆水比例进行定量给料,当连接于恒温贮水罐与恒温泡豆罐之间管道上的恒温加热装置的出水端的温度表显示温度符合所需的泡豆温度时,将纯净水注入恒温泡豆罐内,进料后的豆量和水量的比值满足所需的豆水比例;在泡豆过程中,恒温泡豆罐保持密闭状态,通过管道系统与恒温泡豆罐相连通连接的氮气供给装置往恒温泡豆罐内供给氮气,对恒温泡豆罐内部进行充氮驱氧,且每隔1h用氮气搅动一次,恒温定时浸泡后即可出豆;
(3)出豆:出豆时,通过设于恒温泡豆罐上的塞网驱动装置的驱动将位于恒温泡豆罐内的放豆塞网从出料管口的位置提起,并打开出料管的出料管道通路,豆水一同从与恒温泡豆罐相连通的出料管排出,备用。
当水温为20~28℃时,浸泡6~8h。
步骤(2)泡豆中给料前,先将放豆塞网放下至出料管口的位置,然后将纯净水注入恒温泡豆罐中进行洗罐,洗罐后的污水经出料管的排污管道通路排出;污水排完后通过氮气供给装置供给氮气对恒温泡豆罐进行空气置换。
恒温泡豆罐内还设有用于监测恒温泡豆罐内水温的温度探测器。
所述恒温泡豆罐的出料管上设有与所述恒温泡豆罐相连通的氮气进口;所述氮气供给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氮气源、压缩机和气体过滤器,所述气体过滤器通过设有气动阀和单向阀的管道与所述出料管的氮气进口相连通连接。
所述恒温泡豆罐为双层复合保温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一种豆奶的泡豆工艺,在泡豆前,利用恒温加热装置对恒温贮水罐中的水进行加热至设定的温度,进一步地注入恒温泡豆罐内;泡豆时,打开氮气供给装置,间断性的往所述恒温泡豆罐进行充氮驱氧,进而抑制好氧型微生物的繁殖,且可抑制大豆的脂肪氧化反应,进而抑制有豆腥味物质的产生,还能改善后续大豆加工产品的口感。经过压缩机的氮气对罐内的大豆进行搅拌而翻豆、松豆,防止豆与豆之间长时间相互接触挤压,令大豆吸水更均匀,且搅拌可使泡豆水的温度更为均匀,使得同一罐内的大豆胀发速度和胀发程度更均匀。这样,利用恒温泡豆罐进行恒温定时密封泡豆,可抗外界环境干扰,克服温度变化,以及解决外界微生物污染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用的泡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恒温泡豆罐-1; 罐盖-11;
进料口-111; 进水口112
泄气帽-113; 观察型人孔-114;
CIP清洗喷头-115;塞网驱动装置-116;
连接轴-117; 罐体-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达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达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70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收纳果壳的干果包装盒
- 下一篇:一种保温箱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