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臭氧发生系统提纯臭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6342.9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5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孙丙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赛印科学仪器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0 | 分类号: | C01B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哈达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臭氧 发生 系统 提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臭氧发生系统提纯臭氧的方法,臭氧发生系统包括冷媒容纳装置。臭氧分离装置包括用于通入臭氧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冷凝管,包括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在冷凝管内轴向设置的螺旋管,螺旋管包括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联通,第二出口通过冷凝管的腔体与第一出口联通。套设于冷凝管的外壁的套管,套管的内壁与冷凝管的外壁间隔设置。方法包括:将臭氧分离装置浸泡于盛有液氮的冷媒容纳装置;通过加热单元对冷凝管加热,使冷凝管升温至氧气沸点与臭氧沸点中间的温度;将臭氧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入冷凝管进行分离。该方法能够提高臭氧纯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臭氧发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臭氧发生系统提纯臭氧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工业上常使用高压法产生臭氧,由于通过高压等方式获取的臭氧无法达到稳定并且高浓度,该方法常用于工业净水等对于浓度要求较低的场合。另一种是硅胶吸附-解吸臭氧的制氧方法,此方法容易引入杂质,一般臭氧浓度最高80%。硅胶颗粒能够极大地增加吸附臭氧的表面积。但是由于吸附面积大,部分杂质容易混杂在其中,导致产生的臭氧包含除了臭氧和氧气其他的杂质,限制了臭氧纯度的进一步提高。另外需要经常更换硅胶颗粒,维护繁琐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方法生产臭氧纯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生产高纯度臭氧的利用臭氧发生系统提纯臭氧的方法。
一种利用臭氧发生系统提纯臭氧的方法,所述臭氧发生系统包括冷媒容纳装置、臭氧分离装置,所述臭氧分离装置包括用于通入臭氧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冷凝管,包括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在所述冷凝管内设置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包括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二入口联通,所述第二出口通过所述冷凝管的腔体与所述第一出口联通;套设于所述冷凝管的外壁的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壁与所述冷凝管的外壁间隔设置,用于加热所述冷凝管的加热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臭氧分离装置浸泡于盛有液氮的所述冷媒容纳装置;
通过所述加热单元对所述冷凝管加热,使所述冷凝管升温至氧气沸点与所述臭氧沸点中间的温度;
将臭氧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入所述冷凝管进行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加热单元对所述冷凝管加热,使所述冷凝管升温至氧气沸点与所述臭氧沸点中间的温度的步骤中,所述氧气沸点与所述臭氧沸点中间的温度范围为-140℃至-15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臭氧提纯系统还包括臭氧发生装置,在将臭氧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入所述冷凝管进行分离的步骤中,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用于产生所述的臭氧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将臭氧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入所述冷凝管进行分离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加热单元加热所述冷凝管使所述冷凝管的温度升至臭氧的沸点以上以使臭氧气化向外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将臭氧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入所述冷凝管进行分离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停止所述加热单元加热,将所述冷凝管的温度重新调回冷媒的温度以安全储存冷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管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的直径小于所述冷凝管的直径,臭氧液化后储存于所述储液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臭氧提纯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套管底部的测温单元,所述测温单元用以实时反馈所述冷凝管的温度并通过所述加热单元调节所述冷凝管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为加热环,所述加热环设置于所述套管底部,所述加热环与所述套管同轴向设置,所述加热环为片状结构,并沿所述储液槽的轴向向所述冷凝管所在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媒容纳装置设置有液面监测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赛印科学仪器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保定赛印科学仪器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63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